收到不少老师的私信:"河北大学非全教育管理专业到底要多少钱?值不值得读?"作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。先说重点:2024年学费标准是3.5万/全程,学制3年,每年约1.17万。这个价格在河北省内双一流高校中属于中等偏下,比隔壁的河北师范便宜近2万。
具体收费分三部分:
1. 学费按年度缴纳,每年9月开学前交
2. 住宿费每年800-1200元(可选住校)
3. 教材资料费实报实销,约500元/年
我强调一点: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,初试成绩前10%可减免30%学费,这个很多同学都不知道!
报考流程分四步走:
①10月研招网报名(选"非全日制")
②11月现场确认(要带单位同意证明)
③12月参加全国统考(考政治+英语二+教育综合)
④次年3月复试(笔试+结构化面试)
给在职老师的三个建议:
1. 提前跟单位沟通好周末上课问题
2. 英语基础差的现在就要开始背单词
3. 教育综合要重点复习课程与教学论章节
去年有个学员就是工作太忙,考前2个月才开始准备,结果专业课差了3分过线,白白耽误一年时间。
常见误区要避开:
× 以为非全学历不被承认(实际毕业证和全日制一样)
× 担心没时间写论文(导师会指导在职生做实践研究)
× 以为要天天上课(实际每月集中授课4天)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这个专业特别适合中小学在职教师晋升职称用。我同事张老师去年拿到学位后,不仅评上了高级职称,每月工资涨了800多,相当于两年就把学费赚回来了。
河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具体怎么安排?
一、上课时间灵活,周末班和集中班可选
河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核心优势就是时间灵活。学校主要提供两种上课模式:
1. 周末班:每个月选1-2个周末集中授课,通常是周六、周日全天上课。比如早上8:30到下午4:30,中间留出午休时间。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本地或周边城市的上班族,不用请假就能兼顾工作和学习。
2. 集中班:每学期安排2-3次集中学习,每次连续4-5天(含周末)。比如周四到周日全天授课,方便外地学生一次性解决课程任务。教育学院的部分专业还会把寒暑假利用起来,给教师群体“开小灶”。
课程表一般会提前一学期公布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提前协调时间。如果遇到临时出差等情况,还能向学院申请调课或补看录播——这点特别人性化。
二、课程形式:面授+在线,线上线下结合
别看是非全日制,该有的学习资源一样不少:
主干课程必须到校:像专业核心课、实验操作类课程,学校要求必须参加线下课堂。一方面保证教学质量,另一方面也能让同学和导师面对面交流。文学院的古籍修复课就直接在实验室手把手教,这种课线上可学不来。
30%课程支持网课:理论类、通识类课程可以通过学校的在线平台学习。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外国语这些公共课,很多内容已经做成录播视频,还能在线提交作业、参与讨论。晚上在家抽空就能学,不用天天往学校跑。
实操部分自由安排:教育硕士的实习、经管类的企业调研这类实践课程,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开展。比如在银行上班的金融专硕学生,可以直接用本行的业务数据做案例分析,既完成学业又解决实际问题。
三、课程结构有讲究,三类内容搭配合理
整个培养方案包含三大模块:
1. 必修课打基础:每个专业6-8门核心课,像计算机专业的算法设计、法学专业的民法学原理,这些课安排在周末班居多,确保大家系统掌握专业知识。
2. 选修课扩视野:除了本专业的选修课,还能跨学院选课。比如艺术学院开了传统文化鉴赏课,理工科的同学也能报名,教室经常一座难求。
3. 实践课重应用:理工类专业标配实验室项目,文科类侧重调研报告。医学院的非全研究生甚至可以直接在本单位医院完成临床研究,数据采集特别方便。
四、特殊情况这样处理
总有突发情况打乱计划,学校也准备了应对方案:
临时加班或出差?提前在教务系统提交请假申请,事后补看课程录像就行。
集中班赶不上课?可以申请转到同专业的周末班补修,但一年最多调两次。
担心学习效果?每门课都有在线答疑群,主讲老师和助教轮流值班,晚上10点前提问基本都能得到回复。
五、哪些人适合这种模式
这种弹性学制尤其适合这几类人群:
体制内在职教师(寒暑假集中学习不耽误工作)
石家庄及周边城市的上班族(周末通勤方便)
需要学历提升的企事业单位中层(论文选题可结合工作实际)
家中有幼儿的宝妈宝爸(利用晚上碎片时间上网课)
河北大学这两年还在升级智慧教室,很多课堂都配备了自动录播系统。坐在后排也能看清PPT,回家复习时还能1.5倍速播放重点段落。想深造又怕影响工作的朋友,不妨去研究生院官网下载最新课表,看看具体专业的排课规律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