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在职考生的私信:"老师,非全预报名填错信息了能取消吗?""缴费后发现选错学校了怎么办?"今天专门用一篇干货,把预报名取消的流程、注意事项和补救措施讲透。我强调一点:9月25日前操作最关键!

一、取消预报名的具体操作步骤(手把手教学)

1. 登录研招网:用注册的学信网账号进入"统考报名"界面

2. 找到取消入口:在"填写报考信息"模块最下方,有个红色小字"取消报名"

3. 重新生成报名号:取消后需在10月5日前重新填报(注意!每个省份限制修改次数,比如江苏只能改3次)

去年南京的张同学,因为把"非全日制"错选成"全日制",及时在9月28日取消重报,说一千,道一万顺利考上南大MBA。

二、取消报名必须知道的潜规则

160元报名费不退:就像买电影票退票要扣手续费,研招网规定已缴费订单取消不退费

报考点可能被抢光:特别是北上广的热门考点,建议先查清考位再取消

定向就业协议要重签:工作单位盖章的文件需要重新开具

遇到这3种情况建议直接取消:①选错非全学习方式 ②填错定向单位名称 ③报考点选成户籍地却需要异地考试

三、“上岸人”个人觉得的3条血泪经验

1. 截图留证:取消前务必保存原报名信息截图,有些院校复试会要求提供修改记录

2. 卡准下午4点:每天16:00前取消的可当日重报,超过时间要等次日

3. 给研招办打电话:像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,取消后需致电023-123456备案

千万别踩这两个雷:①误点"取消"按钮导致报名作废 ②忘记重新下载新的报名信息表

现在你应该明白:非全预报名取消就像改签高铁票——要趁早、要果断、要承担手续费。如果已经错过修改时间也别慌,10月8日还有说一千,道一万一次正式报名机会。

《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还能换学校吗?》
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还能换学校吗?
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还能换学校吗?

一、报名后“换学校”到底行不行?

我明告诉你:有机会,但有限制!

根据教育部和各省考试院的规定,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期间(一般是每年10月),如果还在网上报名阶段未完成报名信息确认,理论上可以通过重新填报的方式更换学校。但一旦过了报名截止日期(通常为10月底),或者已经到报考点完成了现场/网上确认,学校、专业、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就不能再修改了。

这里要注意两点:

1. 各省份具体截止时间不同,比如有的省份要求10月25日前完成信息修改,有的可能更早。

2. “报名号”生成后,如果只是修改非关键信息(比如联系方式),一般不影响;但若想改学校或专业,系统会要求重新生成新的报名号,相当于重新报名。

二、分情况讨论:不同阶段如何操作?

情况1:网上报名未结束,且未确认信息

如果在报名截止前(比如10月25日左右),发现自己填错了学校或想换目标院校,可以直接登录研招网,取消当前报名信息,重新填写志愿。操作后系统会生成新的报名号,需重新缴费(原报名费一般会退,具体看各省政策)。

情况2:已确认报名信息,但想换学校

如果已经完成了网上/现场确认(通常11月初),这时候学校、专业等信息就彻底锁定,无法更改。唯一的办法是放弃本次考试,等第二年重新报名。

三、实在想换学校怎么办?

如果还在报名期内,操作流程如下:

1. 登录研招网,用原账号进入报名系统。

2. 点击“取消当前报名”,重新填报新学校,生成新的报名号。

3. 重新缴费,并确保新信息通过审核。

但要注意:

每人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,新信息提交后,旧信息自动作废。

热门报考点可能“考位紧张”,换学校后若新学校所在考区名额已满,可能需要去其他地区考试。

四、换学校的注意事项

1. 跨省报考可能更麻烦

比如原本报北京的学校,想换成上海的学校,可能需要重新提交社保、工作证明等材料,现场确认也可能要去上海,时间和成本都会增加。

2. 专业课差异大的学校要慎重

比如原学校考“管理学”,新学校考“经济学”,临时换学校可能导致复习时间不足。

3. 提前调研,避免临时改志愿

报名前建议多对比学校的招生简章、学费、上课方式,甚至可以联系在读学生了解情况,减少后悔概率。
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换学校并非完全不行,但一定要卡准时间节点,权衡利弊。如果已经确认信息,建议安心备考,争取一次上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