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食堂吃饭碰到学弟小王,他端着餐盘凑过来就问:"哥,我工作三年想考非全研究生,这预报名到底该去哪儿弄哈?"看着他手机里存了七八个网页截图,我赶紧给他倒了杯水——这事真不能急,去年我表妹就因为这个差点错过报名。

先说最关键的报名入口,您可记好喽: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https://yz.chsi.com.cn),这个蓝白配色的官网页面,每年9月24日-27日面向所有考生开放预报名。注意别进成"学信网"了,虽然它俩是兄弟网站,但报名通道只在研招网开放。

操作流程给您分解成五步走:

1. 注册/登录学信网账号(已有学历信息自动同步)

2. 进入"统考报名"板块选"非全日制"

3. 按提示填写基本信息(工作单位要写全称)

4. 上传材料:身份证正反面+工作证明+学历证书(在职人员特别注意)

5. 生成报名号后48小时内完成缴费(支持支付宝/网银)

去年我同事一同事就栽在三个坑里:第一是照片上传,非得用三个月内白底证件照,他拿去年旅游拍的风景照当背景,结果审核卡了三天;第二是报考类别要选"定向就业",这个跟单位签协议的事后补都行;第三是考点选择,非全考生尽量选工作地考点,别图方便选老家考点,现场确认能省好多事。

说到费用,各省略有差异,像北京是138元/人,江苏120元,广东160元,这个钱可别省——去年有个考生缴费时网络卡顿,以为没成功就没再试,结果10月正式报名时才发现没报上。

别忘了在职人员三点:

① 工作证明要盖公司公章(人力资源部章无效)

② 毕业证书编号要核对学信网信息

③ 预留手机号必须本人实名认证

对了给各位支个招:提前把常用浏览器的兼容模式调好,推荐用谷歌或360极速浏览器。建议在预报名第二天操作,既避开首日高峰,又预留修改时间。要是遇到系统崩溃也别慌,每天9:00-22:00期间多刷新几次准能进去。
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,这3个时间节点千万不能错过
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,这3个时间节点千万不能错过

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问:"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成功了,接下来该注意啥?"作为“懂行的人”,我可太懂大家的心情了!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掰扯掰扯报名后最关键的3个时间节点,千万别让到手的考试机会溜走了!

第一个关键点:现场确认别犯迷糊

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这段时间,各省份会陆续开放现场确认(现在很多地方改线上确认了)。去年我室友就吃过亏,光顾着复习把这事儿忘了,结果报名直接作废!大家千万记得:

1. 看清楚自己报考点通知,是去现场还是网上传材料

2. 提前准备好身份证、学历证、户口本或社保证明(往届生要特别注意)

3. 核对报名信息时睁大眼睛,特别是报考专业和考试科目

有个小窍门:在手机日历里设置两个提醒,确认开始前3天和当天各一次,绝对忘不了!

第二个关键点:准考证不是想打就能打

12月中旬开始打印准考证,这事儿可别拖到说一千,道一万一天。去年考场上有哥们儿当天早上发现打印店没开门,急得直跳脚!重点提醒:

下载PDF后先检查个人信息对不对

彩色打印2份分开存放(书包里塞1份,手机壳里夹1份)

注意看准考证上的考试地点,提前查好路线

建议提前3天打印,万一发现错误还能联系招办处理。去年我同学发现考点写错省份,幸亏发现得早给改回来了!

第三个关键点:考试当天要卡死时间

初试一般在12月对了一个周末,今年预计是23-24号左右。但千万别只记日子!

上午场8:30开考,但7:50就开始安检了

下午场2:00开考,1:20就得准备进场

考前15分钟停止入场,上厕所要算好时间

有个血泪教训:考英语时前排姑娘因为找考场迟到6分钟,监考老师死活不让进,一年努力全白费了!

额外提醒下:次年2-3月出分后,34所自划线院校会先组织复试,其他院校集中在3-4月。虽然这是后话,但建议大家考完适当放松后就准备复试材料,别等分数线出了手忙脚乱。去年有个学妹初试擦线过,因为提前准备了复试逆袭上岸,这事儿告诉我们: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!

对了送大家三字真经:勤看公告、多查官网、加两个备考群。按部就班把这些关键节点盯住了,上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