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同事在工地上跟我唠嗑:"咱这搞了十几年地质勘探的,想读个在职研究生,你说2025年还赶趟不?"这话算是问对人了,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地质学在职研究生那些事儿。
先说说最实在的——学费!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非全地质工程硕士,两年下来要4.8万,平均每月2000块。对比北师大环境地质方向,同等学力申硕全程3.2万,还能分期。要是选免联考的中外合作项目,像中国矿业大学和加拿大高校合办的,学费直接飙到12万起步。所以说选项目得量力而行,千万别跟风。
哪些人最适合读?第一类是地质队的老员工,评职称急需学历;第二类是勘察单位的中层,想往总工方向发展;第三类是事业单位技术岗,需要硕士学历转管理岗;第四类是资源类企业技术骨干,想扩大朋友圈子。反过来,要是刚毕业的小年轻,或者单纯想转行的,劝您三思——这专业讲究实操经验,没个三五年现场经历,上课都听不懂专业术语。
再说说上课方式,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"线上+线下"混合模式。比如成都理工大学的课程,暑假集中20天面授,平时用APP看录播课。山东科技大学更灵活,每月对了一个周末上课,适合经常出野外的同行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今年开始教育部要求非全硕士必须保证30%的面授课时,想全程上网课的趁早打消念头。
证书含金量方面,拿双证的非全硕士跟全日制一样能考注册地质工程师,但单证的同等学力申硕只能评职称用。有个冷知识:很多地质类事业单位的内部竞聘,单证硕士和双证是同等对待的,这个在招聘公告里不会明说。
说一千,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:如果已经35岁以上,优先选同等学力申硕,快的话2年拿证;要是30岁左右还有晋升空间,咬牙考非全双证。千万别信那些"“抱过”"的野鸡项目,去年山西就有个工程师被骗了8万,说一千,道一万发现学位证压根查不到。
地质队老员工读研,选单证还是双证?“上岸人”亲述
一、单证和双证到底有啥区别?
单证只拿硕士学位证,双证是学位证+学历证。听着好像双证更划算?别急,先看实际情况。单证不用参加12月统考,交材料审核就能读,周末或假期上课。双证得跟应届生一起卷考研,考政治、英语、专业课,过线才能入学。我们单位刘工考了三年才上岸,头发都白了一半。
二、老员工读研图个啥?
咱地质队的兄弟读研,无非几种情况:评职称卡学历、想转技术管理岗、或者纯粹想学新东西。要是奔着职称去,先翻翻单位文件——有的地方单证硕士照样算数,还能省两年备考时间。去年我们科室一姐妹读的单证,今年评高工材料已经交上去了。
三、学费和时间成本得算清楚
单证全程3万左右,两年毕业;双证普遍5-8万,还得加2年备考时间。我同事李姐选的双证,每周雷打不动学4晚英语,孩子中考都没顾上辅导。她说现在看见单词本就想吐,但双证在档案里确实好看些。
四、关键看单位认不认
这事千万别自己想当然!去年隔壁水文队闹过笑话:老陈吭哧吭哧读完双证,结果单位新规定只认全日制学历。建议直接找人事科要红头文件,或者打听三年评上职称的人用的什么学历。我们队去年晋升的5个人里,3个用的单证。
五、实操经验比证书更重要
在地质队混久了都懂,上山找矿、看岩芯的本事可不是论文能写出来的。我读研时特意选的遥感技术方向,现在带项目用GIS系统定位异常区,比原来用罗盘有效率多了。要是纯为混文凭,不如把精力花在考注册地质师上。
给老哥们掏心窝的建议:
1. 40岁往上走,优先考虑单证——省下的时间多带两个项目更划算
2. 想往省局调动的,双证确实更有优势
3. 野外作业多的,选网络授课班比周末班现实
4. 跟导师明说自己在职,很多教授愿意结合工作实际定论文方向
对了说句大实话:在地质系统,大家更看重你带过什么项目、有没有找矿成果。我们总工只有大专学历,但凭三个大型金属矿床的发现,照样当技术标杆。文凭这事,够用就行,关键得真能转化成工作能力。
选单证还是双证,关键看你自己想要什么。别跟风,别焦虑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有空来我办公室喝茶,咱拿地质图铺开了慢慢唠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