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想提升学历的在职朋友注意了!绵阳多所高校发布了2025年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,我专门跑了三所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,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整理成了这份接地气的捋清。建议收藏转发,错过真的要再等一年!
先说说今年最大的变化:
1. 部分专业开放"免联考入学",比如西南科技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,只要本科毕业满3年,提交工作证明就能先上课
2. 非全研究生新增2个热门专业:智能建造和数字经济(学费比去年降了5000块)
3. 同等学力申硕增加线上答辩通道,特别适合经常出差的上班族
报名条件其实比想象中宽松:
大专学历能报课程班(但申硕要本科+学位)
非全研究生接受自考本科学历(学信网可查就行)
医护专业有额外补贴政策(需提供执业资格证)
举个真实案例:我表弟一同事在绵阳某医院工作,中专学历起家,去年用成教本科+5年工作经验,成功申请了川北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硕士。现在每周六上课,单位还给报销70%学费。
别忘了三个重点:
1. 报名材料要提前准备:身份证+学历证+蓝底证件照(电子版2M以上)
2. 今年新增人脸识别审核,千万别找代报名
3. 4月30日前缴费享早鸟价(能省8千左右)
关于大家最纠结的"非全vs同等学力":
要双证(学历+学位)选非全
急着评职称选同等学力申硕
预算有限建议报本地院校(住宿费能省2万+)
对了说个重要消息:绵阳师范学院新开的学前教育专业,今年首次招收在职研究生,前20名报名送价值3800元的导师一对一辅导。建议35岁以下的幼教从业者重点考虑,这个专业未来三年考证都有加分政策。
绵阳在职研究生学费一览表:这五类专业千万别随便报
一、绵阳各高校在职研究生学费盘点
1. 西南科技大学
管理类(MBA、MPA):全程学费4.8万-6.5万
工程类(机械工程、电子信息):3.2万-4万
教育类:2.8万-3.5万
2. 绵阳师范学院
教育硕士:2.5万-3万
文学类(汉语言文学、新闻传播):2.2万-2.8万
3.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
艺术设计类:3.5万-4.5万
文化产业管理:3万-3.8万
4. 其他合作办学项目
部分外地高校在绵阳设点的在职研究生项目(如川大、电子科大的远程班),学费普遍比本地高校高20%-30%,比如管理类课程可能达到7万以上。
二、这五类专业报名要谨慎
1. 冷门文科专业(如哲学、历史学)
理由:绵阳本地企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小,毕业后对口岗位少。学费虽然不高(2万-3万),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能“打水漂”。除非打算进事业单位或考编,否则慎选。
2. 高端管理类(EMBA、部分MBA方向)
理由:学费动不动就6万起步,课程内容偏理论,如果自身不是中层以上管理者,缺乏实战机会,学完也很难用上。本地中小企业更看重实际经验,不是一张文凭就能升职加薪。
3. 艺术设计类(非从业者慎入)
理由:学费贵(4万左右),且需要一定基础。如果只是觉得“有趣”而报名,作业压力大不说,毕业后转行成功率也低。绵阳本地设计类岗位薪资普遍在4000-6000元,回本周期长。
4. 国际合作项目(高学费“镀金”类)
理由:某些机构打着“海外名校合作”旗号,学费高达8万-12万,但实际授课质量参差不齐,证书含金量可能不如宣传的那么高。在绵阳找工作,用人单位更认国内重点高校的学历。
5. 新兴交叉学科(如“大数据+XX”)
理由:听起来高大上,但课程内容杂而不精。比如某校的“大数据与教育管理”,既教编程又讲教育理论,结果两边都学不深。绵阳这类岗位较少,招聘时企业更倾向招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。
三、怎么选专业不踩雷?
1. 看就业数据:直接找学校招生办要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,如果多数人去了外地或者转行,这个专业就得掂量掂量。
2. 算经济账:学费超过本地平均年薪1/3的专业(比如绵阳平均年薪约8万,学费高于2.6万),得慎重考虑回报率。
3. 试听课程:很多学校开放试听,先去听两节课,看看老师讲的是不是“假大空”。
4. 问“老江湖”:在本地论坛或社群找同专业的学长学姐,问问他们上课的真实体验和找工作情况。
亲情提示一句:别光看学校名气,适合自己才最重要。比如西南科大的工科性价比高,但要是想当老师,绵阳师范学院的教育硕士反而更对口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