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朋友收到不少教师朋友的私信,都在问西亚斯非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报。作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童鞋们儿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——这学校确实有它的香,但坑也不少!尤其是这三类教师朋友,我劝您趁早绕道走。
先说最实在的学费问题。2024年最新收费标准终于公布了!教育管理专业全程3.8万,比去年涨了2000块。别看这钱好像不多,但加上周末往返的交通费、住宿费,三年下来少说也得5万打底。要是跨省上课的,高铁票钱都能再报个本地院校了。
重点说说哪三类人别凑这个热闹:
1. 乡镇中小学老师要注意,学校评职称不认非全学历的,趁早打听清楚
2. 指望靠这个转行的趁早醒醒,企业HR现在精得很
3.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宝妈,周末上课比上班还累
不过要说亮点,他们的免联考政策确实香。只要满足本科毕业满3年,拿着教师资格证就能申请入学考试。去年我同事老王就是走这个渠道,笔试就考了教育心理学和专业课两门,面试主要看教学案例分析,比统考简单不止一个档次。
给真想报的朋友支个招:
3月份关注官网的提前批申请
准备好近三年教学成果证明(公开课证书也行)
面试时多结合双减政策谈教学创新
亲情提示童鞋们儿,现在市面上中介吹得天花乱坠,说什么“抱过”包毕业的千万别信!去年就有老师被骗了2万定金。报读前最好直接打招生办电话(0371-6260xxxx),我验证过三次,这个号绝对真实。
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研究生,到底哪个更适合教师?
一、先搞明白两者的“底细”
同等学力申硕说白了就是“先上课再考试”。不用参加全国统考,符合条件就能进校跟读研究生课程。修满学分后通过5月统考和论文答辩,就能拿到硕士学位证(单证)。
在职研究生现在一般指“非全日制研究生”,得先通过12月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才能入学,毕业后拿学历证+学位证(双证)。课程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,适合有固定休息时间的教师。
二、教师选哪种更省心?看这4个关键点
1. 入学门槛:着急拿证选前者
同等学力申硕:大专就能报名跟读,本科有学位满3年才能申硕。适合想快速进修核心课程但考试把握不大的老师。
在职研究生:和全日制考生同卷同分数线,2023年教育硕士国家线A区350分。适合基础扎实、有备考时间的年轻教师。
举个实例:某小学语文老师张姐,38岁,本科毕业多年,平时带班主任根本没时间复习。她选了教育学同等学力申硕,周末线上听课,2年拿到学位证,评上了一级教师。
2. 时间灵活性:兼职班主任慎选非全
同等学力申硕:多数院校开设网络班,暑假集中面授+平时线上作业。特别适合班主任这类时间碎片化的教师。
在职研究生:必须按时到校上课,某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明确要求每月两个周末到校。家住外地的老师要考虑通勤成本。
3. 证书实用性:评职称要看清政策
同等学力申硕的学位证在教师评职称时与全日制硕士同等效力(具体以当地人社局文件为准)。但涨工资时部分学校只认“学历+学位”双证。
在职研究生的双证和全日制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,在岗位竞聘、人才引进时更有优势。
4. 经济账:差价够买辆车
同等学力申硕全程花费2-4万,师范类院校例如首师大教育学专业收费2.8万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遍4-10万,北师大教育管理硕士学费7.8万/3年,还不算住宿交通费。
三、给教师的真心建议
年轻教师(30岁以下):如果打算考编到重点学校,或者未来想转行政岗,咬牙考非全日制研究生,双证在竞聘时确实是硬通货。
资深教师(35岁以上):主要为了评职称涨薪,选同等学力申硕更实际。很多学校教研室主任都是走的这个路子。
乡镇教师:优先考虑有寒暑假集中授课的院校,比如西南大学每年7月开课,既能省住宿费又不耽误开学工作。
亲情提示三点:
1. 报读前一定要找学校人事处确认本地职称评审政策
2. 警惕““抱过””“骗局”,教育部明确规定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不得承诺考试通过率
3. 优先选择本省高校,很多教育局对本省高校的硕士认可度更高
无论选哪种方式,关键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。毕竟教师的工作特性摆在这,既要顾学生又要顾家庭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案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