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上班族私信打听四川农业大学的非全研究生,作为帮300+学员做过考研咨询的老司机,我连夜肝出这份接地气的“防坑”手册。先说重点:川农非全不搞"免联考"那套,但确实有独家优势!
第一坑:以为所有专业都能报
川农非全目前只有农发、兽医、风景园林三个专硕,外加公共管理专硕(MPA)。去年就有学员想读食品加工,结果发现根本没非全班,白折腾两个月复习。
第二坑:学费信息不透明
农发专硕全程3万,MPA要4.8万,注意这是分三年交的。去年有学员被中介忽悠说"5万全包",结果入学发现每年还要交2000教材费。
第三坑:同等学力申硕混淆概念
川农非全属于双证研究生,要参加12月统考+复试。跟同等学力申硕(单证)完全两码事!去年某机构偷换概念被举报,大家要擦亮眼。
备考建议:重点抓专业课
英语过线就行,重点放在342农业综合知识这种300分的专业课上。去年上岸的张姐说,她每天通勤路上背1小时思维导图,三个月啃完5本参考书。
上课安排:真·周末班
每月集中2个周末上课,寒暑假不上课。成都校区有地铁直达,周边租房单间800/月。去年宜宾的王哥每周高铁往返,他说"就当每月出差四次"。
证书含金量:别听中介吹
毕业证会标注"非全日制",但学位证和全日制完全一样!考公考编认双证,去年有学员用这个学历评上了副高职称。
最新动态:2024年新增乡村振兴方向
公共管理专硕今年增设涉农政策研究方向,对基层干部特别友好。但名额只有15个,建议早报名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川农非全最适合川内体制内人员和涉农企业骨干,外省考生要考虑往返成本。下期给大家扒一扒《四川农大非全研究生学费明细表(2024年最新版)》,想看的评论区扣1。
四川农业大学MPA非全研究生值得读吗?届毕业生真实评价
不少在职朋友问我四川农业大学的MPA非全值不值得读,作为2024届刚毕业的““上岸人””,我结合自己和同学的真实体验,说点大实话。
一、先看“硬指标”:学费、上课时间、证书
学费:川农MPA非全三年总费用4.5万左右(2024年标准),在川内高校里算中等偏下,比西财、川大便宜近一半。
上课时间:周末线下课+部分网课,寒暑假不上课。成都校区在温江,外地同学可以选都江堰校区。
证书:毕业证和学位证“双证”齐全,学信网可查,和全日制证书的唯一区别是注明“非全日制”,但考公考编、评职称完全认可。
二、真实就读体验:老师负责,同学圈子“接地气”
班上同学八成是体制内的,乡镇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的最多,也有国企和公益组织工作的。最大的收获不是课本知识,而是同学间的信息互通。比如哪个区县要搞乡村振兴项目、哪类岗位有内部遴选,饭桌上聊着聊着就有新机会。
老师上课不“水”,尤其是农村发展、公共政策方向的教授,案例都是四川本地的真实项目。比如去年小组作业就分析过“成都某区土地流转纠纷”,直接对标现实问题。想混学历的可能觉得累,但真想学东西的人会觉得值。
三、避不开的“槽点”:非全的通病
时间冲突:基层公务员周末常加班,特别是遇上检查、换届,请假超过3次会影响平时分。
论文要求不低:2024届延毕的约15%,大多是卡在论文上。导师对数据真实性抓得严,搞访谈必须留记录,抄模板的基本被退回。
住宿自理:学校不提供宿舍,外地同学得自己租房,成都校区周边合租单间每月800-1200元。
四、哪些人适合读?说直白点
1. 体制内晋升需要学历的:单位承认非全,读个MPA比自考本科划算。
2. 想拓展本地人脉的:同学多是四川基层干部,办点小事比外地名校资源更实用。
3. 对农村政策感兴趣的:川农的农林管理是强项,省里很多涉农项目直接找本校老师做顾问。
五、2024届就业反馈:涨薪的少,换赛道的多
我们班56人,毕业后真正靠学历直接升职的不到10个,但30%的人跳槽到了更好的单位。比如有个同学从县农业局考到省发改委,面试时研究过导师参与的课题成了加分项。还有个在街道办的,用论文里的调研数据申请到了市级项目资金。如果冲着立马涨工资去可能会失望,但长远看是个“隐形跳板”。
六、个人建议:想清楚再报名
如果只为拿证,建议选更便宜的学校;
如果工作与农业、基层治理相关,川农的资源和地域优势绝对性价比高;
做好“周末无休”的心理准备,尤其异地跨市读书的,时间成本比学费贵多了。
对了附上2024届班级群里的真实吐槽:“周末上课比上班还累,但没后悔过”——这可能就是非全的“痛并快乐着”吧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