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:"明明准备了大半年,结果预报名时发现的考点都满了!"作为经历过两次非全考研的老考生,今天手把手教大家“躲坑”。先说重点:今年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武汉五大热门城市的部分考点已出现考位紧张,特别是设有非全考场的重点高校考点。

先说预报名的三大黄金法则:

1. 户籍地和工作地二选一:比如小王在深圳工作但户籍在长沙,既可以选择深圳大学考点(需提供近6个月社保证明),也可以选择湖南大学考点(需户口本扫描件)

2. 报考单位≠考试地点:很多新手容易搞混,你在A校报考,可能被分配到同城的B校考试

3. 缴费成功才算占位:去年有考生填完信息没缴费,3小时后刷新页面发现考位已满

别忘了在职考生注意:

异地考生建议提前订房,去年郑州某考点周边3公里内的酒店在报名次日就全部订满

非全和全日制考场可能不同校区,比如中山大学非全考场常设在珠海校区

部分考点提供午休室(需提前申请),这对需要连考6小时的大龄考生很关键
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:

Q:同等学力申硕需要预报名吗?

A:要!虽然申硕考试在5月,但3月前必须完成院校资格审查

Q:免联考硕士要抢考点吗?

A:中外合办项目一般在合作院校考试,但今年北师港浸大等热门校已出现考位排队

Q:考点选错能改吗?

A:10月25日前可修改,但热门考点可能已无余位

给在职考生的特别建议:

① 本周四早上9点设好闹钟(预报名高峰期)

② 准备材料清单:身份证正反面、工作证明模板、社保缴纳记录(PDF版)

③ 优先选择交通便利的考点,考试当天早高峰可能堵车

④ 带好暖宝宝和巧克力(12月的考场真的冷)

对了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位杭州的宝妈考生,因为没及时抢考点,对了被分配到200公里外的考场,带着哺乳期的孩子折腾了两天。所以各位在职朋友,预报名真的要当回事!

非全日制考研异地考试门道:车票住宿全攻略

非全日制考研异地考试门道:车票住宿全攻略

一、提前规划,别拖到说一千,道一万一刻

异地考试最大的忌讳就是“临时抱佛脚”。考场信息一公布,立马做两件事:

1. 查清考点具体位置:别光看城市名,精确到街道、校区。比如“XX市XX区XX大学南校区3号教学楼”,直接在地图上标出来。

2. 估算出发时间:高铁/飞机选上午到,留足缓冲时间;火车硬卧或大巴建议提前一天出发,避免延误影响状态。

小技巧:用“地图软件”测距,考点周边3公里内的住宿优先考虑,步行或骑车能到的更佳,省去堵车风险。

二、车票这么买,省心又省钱

1. 抢票要趁早

高铁/动车:提前15天放票,准点开抢。建议用官方APP(如12306)设置“候补购票”,别迷信第三方平台。

飞机:关注航空公司会员日(比如南航每月28日),折扣票多;避开周五、周日高峰,周二、周三票价通常更低。

备用方案:若直达票抢不到,试试“中转联程”。比如北京到广州无票,可先买北京-武汉,再换乘武汉-广州。

2. 这些坑别踩

别卡点出发:哪怕只迟到5分钟,都可能错过检票。提前1小时到车站/机场。

证件随身带:身份证、准考证单独放小包,别塞行李箱!路上随时可能查验。

三、住宿选得好,考试没烦恼

1. 锁定“黄金区域”

第一梯队:考点校内或正对面的酒店,步行5分钟可达。这类房间紧俏,拼手速!

第二梯队:考点周边1公里内的连锁酒店(如汉庭、如家),卫生有保障,价格适中。

避雷区:远离偏僻城中村或隔音差的老旧宾馆,晚上休息不好直接影响发挥。

2. 预订前必做三件事

1. 看实拍图:平台照片可能“滤镜过度”,重点看卫生间、床铺细节。

2. 打电话确认:问清是否临近施工地、有无暖气/空调,尤其冬天考试的同学!

3. 订退政策:选“入住当天18点前免费退”的酒店,万一计划有变能减少损失。

贴心提示:提前1天到酒店,实地走一遍去考场的路线,计算时间。顺道看看周边有没有快餐店、药店,做到心里有数。

四、考试当天,细节决定成败

交通备份:如果打车,同时用2个平台叫车;地铁出行的话,提前查首班车时间。

随身物品清单:身份证、准考证、2B铅笔、黑色签字笔(多备几支)、透明文件袋、矿泉水(撕掉标签)、小包纸巾。

心态调整:早上别吃太油腻,喝杯热豆浆或小米粥暖胃;如果紧张,深呼吸10次,默念“准备这么足,稳了!”

五、“上岸人”的血泪经验

别轻信“考点附近包车”广告:往年有同学被黑车司机忽悠,绕路加价,不如自己打车靠谱。

警惕“低价特惠房”:某平台显示99元大床房,实际可能是地下室或无窗单间,宁可多花100块住踏实。

提前打印准考证:至少打2份,U盘/邮箱各存一份电子版,防止临时丢失。

对了强调一句:异地考试拼的就是“细”字,把每一步拆解到位,剩下的就是相信自己,放手一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