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乎收到很多私信:"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有没有双证?""听说有的学校发单证是不是真的?"作为三年前边工作边读研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。废话不多说:现在正规院校的非全研究生,只要通过12月统考录取的,毕业都是双证!但确实有四类人可能拿不到,后面我会详细说。
先看政策文件,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发布的《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》写得明明白白: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,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。也就是说,从2017年开始,非全和全日制都是双证了,只是证书上会标注学习方式。
但为什么总有人拿不到双证呢?我整理了四类常见情况:
1. 误报同等学力申硕:这类属于单证班,免试入学但只有学位证
2. 选择中外合办项目:部分免联考项目确实只有国外学位证
3. 未完成学业要求:比如某理工大要求非全学生必须发表核心期刊论文
4. 报考了违规办学点:去年某地就查处过山寨教学点
这里别忘了,现在很多机构把同等学力申硕包装成"双证班",其实只是结业证+学位证。真正的双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参加12月全国统考、录取在学信网可查、毕业证编号是"1"开头。就像我当年报的北师大心理学非全,虽然周末上课,但录取流程和全日制完全一样。
报考建议方面,给大家三个实用贴士:
查招生简章要看"学习方式"和"证书类型"两栏
优先选择有全日制招生的专业,培养质量更有保障
注意授课安排,有的学校要求每周到校三天不适合异地考生
说到含金量,去年我们单位竞聘部门主管,非全硕士和全日制是同等加分。但要注意个别单位招聘简章里明确写"全日制"的,这种情况建议提前电话确认。
对了说个真实案例:我同事一朋友前年报的某校工商管理非全,去年突然被告知要加考英语六级才能毕业。所以大家在报名前一定要打学院招生办电话,确认毕业要求有没有附加条件,特别是英语水平和论文要求。
在职研究生单证和双证的区别,看完再决定报哪种
一、单证和双证到底是个啥?
1. 单证在职研究生
说白了,就是毕业后只能拿到硕士学位证,没有研究生学历证。以前大家常说的“同等学力申硕”就属于这一类。比如你本科毕业三年,通过学校审核直接上课,修完学分再参加全国统考(英语+专业课),对了完成论文答辩就能拿证。
2. 双证在职研究生
也就是现在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,和全日制一样要参加12月全国联考,毕业后拿硕士学位证+研究生学历证(证书上会标注“非全日制”)。考过的人都知道,这考试难度和全日制基本没差,属于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。
二、入学方式有啥不同?
单证:先上车后补票
不用考试直接进校学习,先修课程学分。
学完课程再参加全国统考(一般有4-6次考试机会)。
适合工作忙、没时间备考,但又想系统学习的人。
双证:先买票再上车
必须通过12月联考(笔试+复试),和全日制考生同卷同分数线。
考过了才能入学,淘汰率高达70%以上。
适合学习能力强、有时间备考的狠人。
三、考试难度对比
用个接地气的比喻:
单证考试像考驾照科目一,题库固定,60分及格,五年内考过就行。
双证考试像高考,尤其是管理类联考(数学+逻辑+写作+英语),考不过调剂都没门儿。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某985高校的工商管理硕士(MBA),国家线170分,但实际录取最低分卷到195分,报录比10:1。
四、社会认可度问题
很多人觉得“单证含金量低”,其实得看用途:
如果你在体制内评职称、涨工资,单证硕士完全够用(很多单位只看学位证)。
如果想跳槽到私企,尤其是大厂或外企,HR更认双证的学历+学位双保险。
考公务员时,90%的岗位要求“研究生学历”,这时候单证就派不上用场了。
五、学费和时间成本
单证:全程2-5万,周末或网络上课,最快2年拿证。
双证:普通专业3-8万,MBA/MPA这类热门专业10万起步,周末到校上课,必须满3年。
划重点:单证适合“拿证快、花钱少”,双证适合“求稳求认可”。
六、到底选哪种?给你句大实话
选单证的情况:
单位明确认可单证晋升
单纯想学知识、扩展人脉
没时间备考,但本科毕业满三年
选双证的情况:
需要研究生学历考公/落户
想转行到高门槛行业(比如金融、法律)
能咬牙扛过半年备考+三年周末上课
亲情提示一句:千万别信““抱过”双证”的机构!从2017年起,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统考统招,谁跟你说有关系渠道,直接拉黑!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