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上海在职朋友的私信:"工作三年了想读博,非全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选哪个?""听说免联考博士不用考试是真的吗?"今天就给大家说点大实话,特别是这五类人,我劝你们趁早打消申请在职博士的念头!

第一类:单位不认非全学历的

现在上海部分高校确实有非全博士项目,但有些单位评职称时只看全日制学历。去年就遇到个三甲医院的医生,读完某校公共卫生非全博士,结果医院不认这个学历,白交28万学费。建议申请前先找人事科确认政策!

第二类:英语四级没过的

别信什么"免联考不用考英语"的鬼话!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虽然不参加统考,但要求近五年发表过2篇SSCI论文;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要提交雅思6.5或托福90+的成绩。英语不过关的趁早死心!

第三类:想混学历的

现在上海高校查得可严了。复旦去年劝退了12名在职博士,都是论文查重超20%的。有个朋友在某985读教育学博士,连续三年被导师打回开题报告,说一千,道一万自己主动退学了。

第四类:没固定双休的

交大安泰的工商管理博士项目,每月要集中授课4天。认识个外企高管,每次上课都得从陆家嘴打车到闵行校区,两年下来光车费就花了1万多。要是你周末经常加班,真心不建议报名。

第五类:存款不足30万的

给大家透个底:上海本地985高校在职博士学费基本在18-28万/3年,加上论文指导费、答辩费,最少准备30万。某培训机构推的"8万“抱过”"项目,去年被曝光是野鸡大学文凭,千万别上当!

再说说大家关心的免联考博士。上海确实有3所高校开设了资格审核制博士项目,但要求非常苛刻:要么是省部级科技奖获得者,要么是上市公司高管。普通上班族还是老老实实参加统考吧!

亲情提示:2024年最新政策要求,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必须在本科学位满6年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。有个2018年毕业的学员,本来今年能申请,结果新政策一出,硬生生要多等2年。

上海在职博士学费一般多少钱?最新价目表

上海在职博士学费一般多少钱?最新价目表

一、学费到底什么水平?

上海的高校在职博士项目,学费跨度其实挺大的。普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,比如教育学、管理学,一年大概在3万到5万之间,整个读下来(通常3-5年)总费用10万到20万不等。如果是理工科或者热门商科,比如金融工程、人工智能这类专业,学费直接往上蹿,一年6万到8万很常见,全程可能得20万到30万。

举个例子,2024年复旦部分在职博士项目,人文类全程12万左右,而医学院的临床研究方向直接冲到25万以上;交大的工程管理博士(DBA)更是个“大户”,学费接近30万。

二、不同学校差别有多大?

上海高校分三六九等,学费也跟着台阶走:

1. 985高校:复旦、交大、同济这类第一梯队,学费普遍15万起步,个别专业能到35万。毕竟名校资源多,导师牛,实验室设备也高级。

2. 211院校:比如华东理工、东华大学,学费就亲民不少,全程8万到15万区间,适合预算有限但想拿名校文凭的。

3. 市属高校:上海师大、上海理工这些,学费最低有6万左右的,不过专业选择少,主要集中在教育、工程领域。

有个细节要注意:有些学校会把论文指导费、答辩费单独算,报名前一定得问清楚是不是“全包价”。

三、除了学费还要准备啥钱?

别以为交了学费就完事儿!在职博士还有几笔隐形开销:

交通住宿:周末上课的话,外地学生得算上高铁票或者租房钱,上海本地通勤成本也不低。

学术开销:发核心期刊要版面费,参加学术会议差旅自掏腰包,这些杂七杂八一年至少准备1万。

人情往来:跟导师课题组混熟了,逢年过节送点伴手礼,平时聚餐AA制,这也得纳入预算。

四、学费怎么交划算?

现在大部分学校支持分期付款,比如按学年交或者学期交,对上班族比较友好。如果是国企或事业单位,别忘了查查单位有没有继续教育补贴,有些能报销30%-50%。另外,部分高校和银行合作教育贷款,利息比商业贷款低,但一定要量力而行,别背上太大压力。

五、2024年新变化

今年上海高校普遍涨了5%左右的学费,尤其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这些风口专业。不过也有好消息,像华师大新增了“教育技术学”在职博士项目,学费比同类专业低10%,算是性价比之选。另外,部分高校开始试点“周末+线上”混合授课,省下不少跑校区的时间成本。

对了说句实在的,选在职博士别光看学费高低。关键得看研究方向是不是真的对工作有帮助,导师有没有资源带你做项目。有些学校学费贵,但合作企业多,毕业时内推机会一大把,这钱花得就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