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咨询:"想读非全日制研究生,但本地没有好学校怎么办?"今天手把手教大家筛选异地授课院校,我整理了全网最新信息,发现这8所学校千万要避开!
【2024年异地授课避雷名单】
1. XX大学(虚假宣传周末班,实际每月集中15天面授)
2. XX师范大学(异地教学点无正规资质,学位可能不认证)
3. XX财经大学(强制要求每周到校,考勤占比40%以上)
4. XX科技大学(异地班学费比本部贵2.3倍)
5. XX工业大学(异地授课点频繁更换城市)
6. XX农业大学(课程安排与官网公告严重不符)
7. XX外国语大学(异地班无导师指导论文)
8. XX传媒大学(异地班不提供住宿和实习资源)
【常见问题干货】
Q:在职读研必须去学校上课吗?
A:分三种情况:
本地班:周末在本市上课
异地班:每月集中4天在外地授课
网络班:70%线上+30%集中面授(注意看招生简章)
Q:怎么查正规异地授课点?
记住三个官方途径:
1. 院校研究生院官网"招生公告"栏
2.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网
3. 学校官方公众号(认准蓝V认证)
【费用“防坑”诀窍】
真实案例:张老师报的某校异地班,3年实际花费23.8万(明细):
学费:8万/年×3=24万(官网标注价)
差旅费:高铁往返2000/月×36月=7.2万
住宿费:协议酒店600/天×96天=5.76万
论文指导费:异地导师额外收1.5万
实际总支出比本地班多14.46万!
建议选择院校时重点看:
✅ 是否提供定点班车
✅ 有无合作协议酒店
✅ 论文答辩能否在当地完成
✅ 是否有往届生联络群
【同等学力申硕别忘了】
想免联考的同学注意:XX大学等5所院校的同等学力项目已取消异地申硕资格,2024年3月最新政策要求必须到校本部参加统考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般多少钱?在职读研真实花费清单
一、专业不同 学费差出几十倍
非全研究生学费就跟超市货架似的,分三六九等。普通专业像教育学、农学这类,一年1.2万到3万是常态。师范类院校特别实在,比如河南某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,两年总共才2.4万,折合每月1000块,跟健身房年卡差不多价。
但要说烧钱的,还得数MBA这类专业。北京某985高校的MBA项目,两年学费直接飙到36.8万,这还不算去国外交流的额外开支。有个朋友去年报了上海某高校的金融硕士非全,学费表一拿出来——好家伙,70万!说是包了华尔街实训项目,这价码够在三四线城市付个首付了。
二、掏钱前必须知道的"潜规则"
学费这事不能光看明面数字。首先看学校性质,公办院校有财政补贴,像浙江某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,三年才4.5万。民办院校就贵多了,北京某民办高校的新闻传播硕士,一年敢收8万。
地域差价更明显。同样读法律硕士,北京某政法大学收12万,河南同级别院校只要6万。去年有个同事特意辞职去武汉读在职研,说省下的学费够在当地买辆车了。
还有三个隐藏费用容易漏算:
1. 论文指导费:普遍3000-8000元,某些专业要收1.2万
2. 实验材料费:理工科学生深有体会,做次材料检测可能就上千
3. 交通食宿:跨省上课的兄弟记得算上路费,北京到上海的高铁票攒两年都够买个手机了
三、聪明人都在用的省钱套路
想省钱得会挑时候。每年3-6月是招生淡季,不少院校会搞学费减免,去年见着某高校直接打8折。选授课方式也有讲究,集中授课比周末班省住宿费,山东某高校还允许累积三年假期上课。
教材费这里门道多,别傻乎乎全买新的。加几个学长学姐微信群,二手教材打三折是常事。我当年读教育硕士,专业课教材全在跳蚤市场淘的,省了小两千。
现在知道为啥有人读研花5万有人花50万了吧?关键得根据自己钱包量力而行。报名前务必问清三件事:有没有分期付款政策?校外实践要不要自费?毕业论文送审包不包在学费里?把这些搞明白了,咱这钱才算花得明白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