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朋友在后台问:"2025年想去中央戏剧学院读在职研究生,到底拿的是单证还是双证?学费会不会特别贵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准备报考的朋友建议拿小本本记好。
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证书问题。中央戏剧学院2025年在职研究生分两种:一种是同等学力申硕(单证),另一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(双证)。单证班入学不用考试,修完学分通过5月统考就能拿硕士学位证,适合那些工作忙但想提升学历的上班族。双证班要参加12月全国统考,毕业拿研究生毕业证+学位证,含金量更高但考试难度大,去年报录比大概4:1。

学费这块,单证班全程3万左右,分两年交清。双证班稍微贵点,戏剧专业大概6-8万,不过学校有分期付款政策。我强调一点:今年新增的舞台设计方向要多交8000材料费,报名时要看清楚招生简章。

报考条件方面,单证班大专就能报名跟读,但申硕必须本科有学位满3年。双证班要求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满2年,部分专业需要提交作品集。建议35岁以上的朋友优先考虑单证班,考试压力小还能保留现有工作。

对了说个很多人不知道的:中戏和北京人艺有联合培养项目,在读期间有机会参与院团实践。去年有个学员就是通过这个渠道,结业后直接进了国家话剧院的舞美团队。

中央戏剧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怎么安排?

中央戏剧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怎么安排?

一、中戏非全上课的三大特点

1. 周末集中授课为主

中戏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,主要安排在周六、周日全天。比如表演、导演、戏剧文学等专业,通常每周固定一天或两天到校上课,早上9点到下午5点,中间有午休。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平时上班族,不用请假也能腾出整块时间学习。

2. 寒暑假可能有短期集训

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(如舞台设计、戏剧教育),会在寒暑假安排3-5天的集中实践课。比如暑假带学生到剧场实地排练,或者寒假组织剧本创作工作坊。不过这类安排会提前一学期通知,方便大家协调时间。

3. 灵活调整的“混合模式”

这两年学校也逐步增加了线上课程的比例。比如理论类课程可能会通过直播或录播形式完成,而需要现场指导的表演、导演课则必须到校。这样一来,学生能节省部分通勤时间,尤其对外地同学更友好。

二、具体专业的课表长啥样?

举个例子,如果你报考的是戏剧表演专业(非全),课表可能是这样的:

每周六全天:上午9:00-12:00 表演基础训练,下午1:30-4:30 台词与声乐

每月第一个周日:全天剧目排练(根据毕业大戏进度调整)

每学期末2周:集中进行舞台实践与汇报演出

戏剧管理专业的同学,课程安排会更偏向周末理论+线上案例分析结合:

隔周周六:到校学习剧场运营、政策法规等课程

平时晚上:通过学校平台参与小组讨论,完成项目管理模拟作业

三、常见问题答疑

1. 必须每节课都到校吗?

理论课允许请假(需提前报备),但实践类课程出勤率必须达到80%以上。比如表演工作坊如果缺席,可能会影响期末评分。

2. 外地学生怎么办?

确实有部分同学从周边城市过来上课。学校不提供宿舍,但周边短租很方便。不少同学会选择拼车或周五晚到北京,周六上完课再返回。

3. 遇到加班或突发情况咋处理?

班主任会提前一个月发布课表,临时调整提前一周通知。如果真的冲突,可以和导师沟通补交作业或观看课程回放(部分课程支持)。

四、三点选课建议

1. 提前和单位沟通:特别是寒暑假有集中课的专业,避免临时请假尴尬。

2. 合理规划通勤:中戏昌平校区离市区较远,建议提前查好路线,预留足够时间。

3. 利用碎片时间预习:非全课程进度紧凑,平时午休或通勤时多看剧本、背台词,能减轻周末学习压力。

如果你已经确定报考,不妨直接联系学院教学办(电话:010-xxxxxxx)索要最新课表示例。不同专业的具体安排可能会有差异,以入学后拿到的正式课表为准。希望这些信息能帮你提前做好时间规划,顺利开启在中戏的学习之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