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学员问:"老师,我工作五年了想提升学历,非全和全日制哪个好?听说有的单位不认非全学历是真的吗?"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事,特别是准备在职读研的上班族,一定要看到说一千,道一万。
我明告诉你:非全和全日制都是国家承认的统招双证,但细节差异真不小。先说证书,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毕业证上会标注"非全日制"字样,学位证倒是一模一样的。不过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招聘确实会特别注明"全日制硕士",这个要提前了解清楚。
报考难度方面,非全这两年分数线确实降了,特别是管理类专硕,像MBA很多院校170分就能过线。但别高兴太早,很多985院校的非全复试竞争反而更激烈,去年某重点大学金融专硕非全录取比例达到了7:1,比全日制的5:1还高!
上课方式才是关键差异。全日制必须脱产学习,非全一般是周末上课或集中授课。不过要注意,医学类、法律硕士等专业非全也要全脱产,这个坑千万别踩。我去年就遇到个护士妹妹,报了非全护理硕士,结果发现每周要上三天课,根本没法协调工作。
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。管理类非全硕士普遍在10-25万之间,像清华经管学院的MBA非全项目学费已经涨到36.8万了。而全日制一般只要2-8万,不过需要辞职读书,这个机会成本得自己算清楚。
重点来了!这五类人真的不适合读非全:
1. 应届毕业生(除非考公失败打算二战)
2. 想靠研究生学历落户的(部分城市不认非全)
3. 体制内晋升需要全日制文凭的
4. 打算申请海外博士的(个别学校有歧视)
5. 经济压力大的(非全奖学金很少)
不过对于工作5年以上的管理层,特别是需要学历镀金又不想辞职的,非全真是最优解。去年我们有个学员,38岁的银行支行长,读了非全金融硕士后顺利晋升分行副行长,这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。
说到同等学力申硕和免联考硕士,这俩和非全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同等学力只能拿单证,免联考多是中外合作办学,虽然不用参加统考,但学费动辄20万起,认证也有风险。要是有机构忽悠你"免试读985硕士",千万留个心眼!
亲情提示:2024年新政策规定,非全硕士原则上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,应届生想"曲线救国"的路子走不通了。报名前务必确认培养方式,有些院校的非全硕士竟然要求全脱产,这种坑爹情况一定要避开。
免联考硕士到底靠不靠谱?这3个认证雷区千万要避开
一、没搞懂“留服认证”,可能白花钱
很多人一听“免联考硕士”能拿国外学位,立马心动。但这里有个大坑:不是所有国外学位都能在国内直接用!比如你报的学校如果不在教育部认可的海外院校名单里,或者项目没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(简称“留服”)的认证,那这个学历回国后可能没法用于考公、落户、评职称。
怎么避雷?
1. 报名前直接上教育部官网查学校资质,别光听机构忽悠;
2. 问清楚项目是否支持留服认证,要求对方提供往届学生的认证案例;
3. 警惕““抱过”认证”的承诺——留服认证是官方审核,机构根本没法插手。
二、学校官网查不到信息?赶紧跑!
有些机构会打着“某某名校合作”的旗号招生,结果一问学校官网,根本找不到这个项目。这种多半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甚至可能是国内公司自己包装的“山寨班”。
去年有个朋友就踩过这坑:交了6万学费,后来发现课程内容和学校官网公布的完全不一样,连授课老师都是临时凑的。对了想退款,机构早就跑路了。
“防坑”技巧:
直接联系学校官方招生办确认项目真实性;
对比课程设置、学费是否与校本部一致(差距太大的肯定有问题);
警惕“超短学制”,正规硕士项目至少1年以上,3个月拿证的绝对是骗子。
三、国际认证≠国内承认,别被名头唬住
有些机构会吹嘘“学校有AACSB认证”“EQUIS认证”,听起来高大上。但这些国际认证只能证明学校的商科或教学质量不错,和国内认可度是两码事!比如某东南亚大学确实有国际认证,但回国后留服不认,学历照样用不上。
重点提醒:
国际认证是加分项,但不是“免死金牌”;
优先选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公示的院校;
小众国家(尤其东南亚、欧洲部分小国)的学校要特别谨慎,查清楚再交钱。
实在拿不准怎么办?
如果自己没时间查证,教你个笨办法:直接问机构要“往届学生的就业去向”或“学历认证截图”。正规项目巴不得拿这些当宣传,如果对方支支吾吾不给看,大概率有问题。
另外,别被“低门槛”冲昏头。真正靠谱的免联考硕士,虽然不用参加国内统考,但一定会考核工作背景、英语能力或专业基础。那些“交钱就能上”“全程中文授课”的项目,水分有多大自己细品。
免联考硕士本身不是坑,但选错项目绝对掉坑。记住一句话:但凡涉及到学历,多查、多问、别贪便宜,宁可慢一点,也别被“速成”套路忽悠了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