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到很多咨询电话:"老师,我在医院工作五年了,想读个中医药硕士提升职称,听说广中医有不用辞职的读研方式?"今天就给大家详细唠唠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在职读研项目,特别是官网使用那些事儿。

先说清楚政策:广中医确实为在职人员开设了同等学力申硕通道。这个项目最吸引人的三点:第一不用参加12月统考,第二周末上课不影响工作,第三拿的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模一样。去年护理科张姐就是靠这个评上了副主任护师,现在每月工资涨了2000多块。

重点说说官网操作(电脑端登录www.gzucm.edu.cn/yjsy):

1. 首页点"招生就业"-"同等学力申硕"专栏

2. 每年3月会更新招生简章,建议提前收藏页面

3. 报名系统需要上传的材料: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、本科毕业证原件照片、单位同意报考证明(模板可以下载)

4. 特别注意:中医类专业要求有执业医师证,中药学类需要相关工作证明

今年有个新变化:新增了针灸推拿学和中药制药两个方向,这对基层医生和药企员工是重大利好。往年热门的中医内科学竞争比较激烈,建议34岁以上的考生优先考虑。
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:

Q:学费是不是很贵?

A:全程3.8万左右,分两年交,比很多MBA项目便宜一半

Q:考试难不难过?

A:校考科目跟着网课走基本没问题,全国统考英语相当于四级水平

Q:论文卡不卡人?

A:导师会手把手带,去年通过率89%,比全日制还高

我强调一点:发现有中介冒充官网收费代报名,记住所有流程都在学校官网完成,不需要通过任何第三方机构。

同等学力申硕报名,这些材料最容易出错

同等学力申硕报名,这些材料最容易出错

一、学历证明别“缺斤少两”

很多人觉得,毕业证、学位证拍个照片上传就完事了?结果系统审核总提示“不通过”。问题出在这儿:

1. 原件清晰度不够——边角模糊、反光、有遮挡都不行。建议用扫描仪生成PDF文件,保证四角完整、文字清晰。

2. 缺少认证报告——2002年以后的学历需要学信网的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》,2002年之前的得去当地教育厅开《学历认证报告》。千万别漏传!

3. 学位证翻译件问题——如果学位证是外文的,必须找正规翻译机构盖章,自己翻译的无效。

二、照片别随便“对付”

报名系统的照片要求比朋友圈严格多了!去年有学员因为戴了隐形眼镜、头发遮住耳朵被退回3次。记住这几点:

尺寸:大多要求1寸白底,像素宽295×高413,文件大小别超过200KB。

着装:别穿浅色衣服(尤其是白底照片),建议穿深色有领衬衫。

修图:可以适当调亮度,但千万别P掉痣、疤痕,更不能美颜过度。

建议提前去照相馆说清楚是“考试报名用”,千万别随便找张生活照凑数!

三、单位证明别“画蛇添足”

同等学力申硕虽然不用脱产,但部分院校要求提交《工作单位同意报考证明》。这里最容易犯两个错:

1. 盖章不正规——必须单位公章或人事章,部门章、财务章无效。

2. 内容太啰嗦——只要写明“同意XXX同志报考XX专业”即可,不用写“支持深造”“保留职位”等多余内容。

如果单位实在不肯盖章,提前联系学校研招办,有些院校允许用劳动合同代替。

四、成绩单别“缺年份”

本科毕业多年的同学,找成绩单时经常发现:

学校档案馆只给开“主修课成绩”,但有些院校要求包含选修课。

成绩单上没显示“毕业论文成绩”或“毕业设计学分”。

解决办法:回原校档案馆开具完整版成绩单时,一定要强调“包含所有课程及毕业论文信息”,必要时附上学校教务处的联系方式供核查。

五、身份证件别“过期”

遇到过最哭笑不得的情况:学员所有材料都齐了,结果身份证刚好在报名期间过期。注意这两个细节:

身份证有效期至少覆盖到考试结束后1个月(比如5月统考,有效期至少到当年6月底)。

临时身份证不能用于网上报名,如果快到期了,提前3个月去换新证。

六、推荐信别“套模板”

虽然部分院校不强制要求推荐信,但如果需要,千万别随便百度个模板应付。教授们最反感两种:

1. 全是空话——比如“该生勤奋好学”却没具体事例。

2. 推荐人身份不符——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推荐,结果找了个企业主管。

建议找专业课老师或行业内有高级职称的人写,重点描述你的学术潜力或实践能力,举个具体例子(比如参与过某个项目)。

亲情提示大家:各院校的具体要求可能有细微差别,比如有的要纸质材料邮寄,有的要学信网特殊编码。一定要去报考院校官网下载当年的《资格审查表》,逐条核对打钩,提前1个月准备材料最稳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