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私信问:"老师,中北大学明年招的在职研究生靠谱不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个事。话不多说:值不值要看个人情况,但有几个关键点必须提前摸清楚。
先看最实在的学费问题。中北大学2025年在职研主要分两种:非全日制硕士和同等学力申硕。非全学费在3.5-4.8万之间(分专业),同等学力便宜些,全程2万左右。注意!这个费用不含论文指导费,答辩前还要交6000左右的评审费,这些学校官网都有公示。
证书这块很多人迷糊。非全日制毕业拿的是双证(学历证+学位证),学信网可查,公务员考试、国企晋升都认。同等学力申硕拿的是单证(学位证),但注意!这个学位证和全日制的一模一样,私企跳槽、评职称都好使。有个学员去年用这个证评上了副高,工资涨了2000多。
上课方式有三种可选:周末班(每月2个周末)、集中班(寒暑假连上5天)、网络班(直播+录播)。特别说下网络班,不是所有专业都有,想报的要提前问教务老师。去年有个太原的学员,专门选能看回放的课程,带孩子上课两不误。
再说说报考门槛。非全硕士要参加12月统考,今年开始部分专业加考数学,工科类专业尤其明显。同等学力申硕还是免试入学,但想拿学位证必须通过5月统考,外语+专业课综合两门,4年内考过就行。有个40岁的学员考了3次终于过了,现在照样拿证。
给准备报名的朋友3条建议:1.想换工作的选非全双证,单纯评职称的选同等学力;2.跨市就读的优先选集中授课班;3.数学底子差的避开需要统考数学的专业。去年有个学员盲目跟风报MEM,结果卡在高数上耽误两年。
常见问题集中回复:Q:会不会歧视大龄考生?A:在职项目本来主要面向工作党,我们去年录取的学员平均年龄34岁。Q:论文卡不卡人?A:实行导师组制,3个老师带5个学生,比全日制还细致。Q:能不能用公积金付学费?A:山西省有新政策,学历提升可提取公积金,具体要打12329咨询。
亲情提示大家:9月是招生简章集中发布期,一定要上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原始文件。别轻信"“包过”班",学校从未授权任何机构代招生。有个学员去年被骗2万定金,后来还是自己官网报的名。
中北大学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有哪些注意事项?
论文答辩是拿学位证前的最后一关,不少在职同学因为工作忙容易疏忽细节。作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聊聊中北大学在职答辩那些必须知道的实操经验,照着做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一、材料准备别犯低级错误
答辩前三天必须再核对三样东西:①纸质版论文(胶装5本)千万别拿错版本,去年就有师兄把修改前的稿子交上去的;②答辩申请表上导师签字和学院盖章缺一不可;③PPT提前转成PDF备份,遇到过现场电脑不兼容PPT动画的情况。
二、时间管理要打提前量
很多在职生吃亏在时间安排上。答辩季电梯最挤的是博学楼,建议比通知时间早40分钟到校。提前踩点找教室特别关键,去年9月刚启用的慎学楼C区,很多答辩室藏在走廊拐角处,现场找起来特耽误事。
三、答辩内容把握三个重点
1. 陈述环节控制在8分钟内,重点讲清三个问题:研究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、创新点在哪、数据怎么来的。有位机械工程专业的同学用3D建模演示实验过程,评委当场就给了高分。
2. 回答提问时牢记"三秒原则"——接到问题后停顿两三秒再回答,避免抢答出错。遇到不会的问题,可以说"这个问题我后续会补充研究",千万别硬编。
3. PPT字体最小用24号,工科背景的同学注意图表配色,避免红绿搭配。有个经典的案例:某位老师是红绿色盲,答辩人用了红绿对比图,结果被追问数据细节时当场卡壳。
四、答辩当天注意隐藏考点
着装别太随意,工科老师可能不太在意,但经管类评委比较看重形象。有个真实案例:穿文化衫答辩的同学,被问"这么休闲是不是觉得研究不够严肃"。建议男生穿POLO衫,女生选素色衬衫更稳妥。
五、和导师保持高频沟通
答辩前两周至少找导师过两遍PPT。特别注意致谢部分要提到导师,有次答辩现场导师当场指出学生漏写致谢,场面十分尴尬。另外带上纸质版论文,遇到评委提出格式问题,可以马上翻到对应页码记录修改意见。
答辩当天记得手机静音,准备个充电宝。去年有同学手机在答辩中途响起,虽然没扣分但影响了状态。亲情提示下,回答问题时保持和各位评委的眼神交流,坐中间的通常是答辩组长,但别只盯着一个人看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