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收到很多私信:"自考到底累不累?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?"作为三年前用1年半时间考完12门课程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掏心窝子和大家说说真实情况。

自考累不累要看三点:第一看专业难度,像汉语言文学这类文科专业,我见过最快8个月考完的。但要是选计算机或法律,光高数和法条就能劝退一大半人。第二看时间安排,每天能保证2小时有效学习的,和考前突击的完全两种体验。第三要看资料准备,我当初就是吃了买错教材的亏,白花了三个月背旧版考点。

现在准备自考的朋友,记住这三个关键点:1.选专业别跟风,先去省考试院官网查通过率数据。2.教材买当年最新版,认准课程代码别买错。3.制定"5+1+1"学习计划:周一到周五每天雷打不动学2小时,周六模考,周日休息。我就是靠这个节奏,把近代史这种要背的科目都考到了85分。

我强调一点2023年备考的同学,现在很多省市增加了线上考试科目。比如北京4月那次考试,30%的科目可以机考,这对上班族简直是福音。但要注意线上考试要提前调试设备,去年有个考友因为摄像头不合格直接缺考了。

说到学习资料,不建议报上万元的培训班。B站免费课程足够用,再花200块买套真题库,比啥都管用。我常用的方法是用A4纸做思维导图,每学完一章就把重点写成便利贴贴在卫生间,刷牙的时候看两眼效果特别好。

对了给在职考生支个招:善用零碎时间。我当初在地铁上用手机刷题,午休时间听音频讲义,晚上睡前半小时专门背简答题。记住自考不是比谁聪明,而是比谁坚持得久。现在开始准备2023年10月考期完全来得及,关键是要马上行动别拖延。

自考通过率高的专业有哪些?

自考通过率高的专业有哪些?

不少想通过自考提升学历的朋友,最关心的问题就是:“哪个专业好考?通过率高?”毕竟大家平时要工作要生活,能省点精力当然更好。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考试难度相对较低、拿证更稳的专业,给还在犹豫的同学指条明路子。

一、汉语言文学

通过率稳居前三的专业不是吹的。这个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不考数学,全是文字类科目。像古代文学史、现代汉语这些课程,说白了就是背多分。平时爱看书、语文底子不错的人,复习起来特别顺手。考试题型以选择题、简答题为主,没有复杂的计算题,特别适合擅长记忆的同学。

二、行政管理

这个专业属于“万金油”类型,单位里哪个部门都用得上。考试科目里没有高数、英语可考可不考,大部分内容像管理学原理、公共政策这些,和生活常识挂钩,理解起来不难。很多知识点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还能对应上,上班族边工作边学特别有优势。

三、人力资源管理

现在大小公司都缺专业的人事管理人才,这个专业考出来实用性强。考试科目一般在12门左右,重点科目像劳动关系学、薪酬管理,内容比较系统但难度不大。很多考题都是案例分析和基础概念,平时多看教材、刷刷历年真题,过线基本没问题。

四、学前教育

国家现在鼓励生育,幼儿园和相关教育机构越来越多,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明摆着。考试内容主要是儿童心理学、幼儿教育方法这类偏文科的知识,不涉及复杂理论。很多女生选这个专业,一方面因为兴趣,另一方面考试确实比理工科轻松不少。

五、工商管理

想进企业做管理岗的可以重点考虑。这个专业学的范围广,像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都会涉及,但考试深度不深。很多科目比如企业管理概论,考的都是基础概念和实际应用,计算题少、文字题多。适合想拿证快,同时兼顾实用性的考生。

六、会计学

虽然要学点数学,但这个专业胜在考试套路固定。像基础会计学、财务报表分析这些核心科目,重点知识点翻来覆去就那么些。多练例题、掌握做账的基本逻辑,60分过线不算难。而且考下来对找工作帮助大,很多公司都缺靠谱的财务人员。

选专业的小窍门

1. 看课程数量:一般11-14门算正常,超过15门的慎重考虑

2. 避开薄弱项:数学差的别选理工科,英语差的找能免考的专业

3. 参考开考次数:一年能考4次的科目比一年只考1次的更灵活

亲情提示一句:通过率高不等于躺着就能过,关键还得花时间听课做题。选对专业只是第一步,剩下的还得靠咱自己踏踏实实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