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考生的私信,"今年到底什么时候考试?"作为“上岸人”,我翻遍了各地考试院的最新公告,把2024年自考的重要时间节点都整理出来了。注意看,今年有两个特殊变化!

先说重点,2024年统考时间定在4月13-14日和10月26-27日,各省补考时间集中在1月和7月。但要注意这3个新情况,

1. 广东、江苏新增人脸识别入场

2. 四川、湖南试行两次报名通道

3. 全国统考科目增加《应用写作》

报名流程记住这四步,

① 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

② 选择"自考考生入口"

③ 上传蓝底证件照(别用自拍!)

④ 选考区时尽量选常住地

有个血泪教训要提醒,去年小王在深圳工作却报了广州考场,考前突发疫情被封控,白白浪费半年备考时间。现在各地都要求考前14天健康打卡,建议大家提前确定考区。

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"能不能改考试地点"。根据最新政策,只要在报名截止前3天,都可以在系统里修改考区。但注意!每个考生只有1次修改机会,千万别手滑乱点。

说到备考资料,我发现很多人还在用2020年的教材。今年有6门专业课换了新版教材,特别是《市场营销》科目,新增了直播电商章节,旧版教材根本不适用。建议大家上考试院官网查教材目录,别花冤枉钱。

学姐提醒三个关键时间点,

新生注册,2月26日-3月3日(以北京为例)

课程报考,3月11日-15日

准考证打印,考前10天

自考报名需要哪些材料?

自考报名需要哪些材料?

一、基础必备材料

1.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

报名时一定要带上本人有效的二代身份证原件,现场核验后会返还。复印件建议提前准备2-3份(正反面印在同一张A4纸上),部分考区可能会收走一份存档。

2. 近期免冠证件照

照片要求,蓝底或白底,清晰无遮挡,不能戴眼镜、首饰,露出眉毛耳朵。

尺寸规格,大部分省份要求1寸或2寸,电子版分辨率300dpi以上,文件大小控制在几十KB到几百KB之间(具体看当地要求)。

小提醒,照片会用在准考证和毕业证上,别随便用手机自拍,最好去照相馆拍!

3. 学历证明

如果是首次报考大专,一般不需要前置学历证明;

报考本科的同学,部分省份要求提供大专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,或学信网的学历认证报告。如果还没毕业,可以用在读证明代替。

二、特殊情况附加材料

1. 异地报考需提供居住证或社保证明

比如户籍在A省,但想在B省考试,有些地区会要求提供居住证、社保缴纳记录或工作证明。提前查清楚当地政策,别等报名时才发现不符合条件!

2. 军人或特殊身份证明

现役军人报考需提供军官证或士兵证,其他特殊群体(如港澳台考生)需按当地规定提交相应身份材料。

3. 转考或免考申请材料

从其他省份转入成绩,需提交原考籍所在地的转考证明;

申请免考某些科目,比如用英语四级免考英语(二),要带上证书原件和复印件。

三、报名表与费用

1. 自考报名表

网上报名后需打印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登记表》,本人签字确认。部分地区要求单位或学校盖章,尤其是委托开考的专业(如护理、公安类)。

2. 缴费凭证

报名费通过线上支付(如网银、支付宝)或现场缴纳,记得保存好电子回执或收据。费用因省份和科目而异,一般每科30-50元,首次报名可能加收10-20元准考证费。

四、细节“躲雷”诀窍

提前确认报考政策,各省自考办要求可能有差异,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,或直接打电话咨询,别光看“别人怎么说”。

材料备份,所有证件、照片电子版存手机或网盘,万一丢了还能及时补印。

核对信息,报名表上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专业代码等务必仔细检查,填错了后期修改很麻烦!

时间节点,错过报名时间就得等半年,设个手机提醒,提前3天准备好材料。

对了强调一句,材料不全别硬闯,现场审核不通过还得来回跑。老老实实按清单备齐,顺利报名才能安心复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