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朋友在后台收到很多咨询,"我中专毕业能报自考本科吗?""外地户口能在本地考试吗?"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大实话,哪些人真不适合报自考本科,建议先收藏再看!
第一类,年龄太小的高中生
虽说自考没有年龄限制,但高中在读生真没必要急着报。去年有个高三学生小王,偷偷报了汉语言专业,结果高考前既要复习又要准备自考,说一千,道一万两边都没考好。自考本科最快也要2年,不如先专心高考,万一考上统招本科呢?
第二类,专科学历还没到手的
很多机构忽悠人说"专本套读",但毕业时卡壳的案例可不少。比如去年小李考完所有本科课程,结果大专毕业证比本科晚拿3个月,导致本科毕业申请被驳回。记住!申请自考本科毕业时必须已持有专科毕业证。
第三类,异地报考没搞清政策的
各省自考政策有差异,像北京要求非京籍提供居住证,江苏部分专业限本地户籍报考。去年有个湖南姑娘在深圳工作,想报江苏的会计专业,结果白交了3000多学费。报名前一定要查清报考地的具体要求!
第四类,选错专业的糊涂虫
有个真实案例,老刘45岁想考公务员,听说汉语言文学好考就报了,结果笔试过了才发现公务员岗位要求全日制学历。选专业要结合自身用途,考公建议法学、计算机,评职称选对口专业,单纯拿学历就选行政管理这类通过率高的。
第五类,指望“抱过”的冤大头
去年曝光的某机构"“抱过”班"骗局,200多人被骗,最惨的损失8万元。记住!自考是全国统考,不存在花钱买证。正规流程是,官网注册→现场确认→参加考试→论文答辩→申请毕业。整个过程自己操作只需花考试费,每科30-80元不等。
一姐妹建议,报名前做好三件事
1. 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最新简章
2. 准备好身份证+蓝底证件照电子版
3. 提前3个月开始复习备考
自考本科确实是提升学历的好途径,但千万别盲目跟风。符合条件的朋友,现在正是10月考试的报名季,抓紧时间准备吧!
自考本科最快多久能拿证?
一、先搞明白自考的规则
自考本科没有固定学制,考过所有科目就能申请毕业。全国统考一年两次,个别省份比如广东、江苏还能多考两次。每轮考试最多报4门,按这个速度算,理想情况下,
科目少的专业(比如12门左右)
理论上一口气全过的话,1.5年就能考完。比如汉语言文学、行政管理这类专业,不考高数,专业课难度低,尤其适合基础一般但时间多的人。
实践课多的专业(比如计算机、工程类)
这类专业普遍有15门以上,还要做实验、交报告。就算每次考试都过,最快也得2年打底。我认识一个朋友考计算机专业,光是等实践课排期就拖了半年。
二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1. 别光看考试次数
广东、江苏考生虽然每年能考4次,但实际考下来会发现,
4月和10月是全国统考,科目全
1月和7月是省考,科目少且可能重复
很多人卡在对了两门,结果发现省考根本不安排这些科目,硬生生拖到第二年。
2. 毕业论文别卡线
以为考完笔试就结束了?毕业论文从开题到答辩至少半年。有人考完试才联系导师,结果发现排队的同学已经排到三个月后。建议说一千,道一万一门笔试前半年就开始准备论文选题。
三、真实案例参考
去年带过一个学员,专科学历考汉语言文学本科,
2022年4月,第一次考,过4门
2022年10月,过4门
2023年4月,过对了3门
2023年5月,提交论文
2023年11月,答辩通过
2024年1月,拿到毕业证
算下来总共用了1年零9个月。这已经是极限速度——每次考试全过+论文一次通过+赶上申请毕业的时间节点。
四、想加速得这么干
1. 先选专业再报名
别跟风报热门专业。比如想快点拿证,就选科目少的;如果考虑考公,再换对应的专业。见过太多人中途换专业,白考了五六门。
2. 学会借力免考
有计算机证书能免考计算机科目,英语四级能免考英语二,大专学历相同课程也能申请免考。别傻乎乎地从头考到尾,我见过有人不知道免考政策,多花了半年时间。
3. 提前买最新版教材
别用学长给的5年前的旧书。去年有个学生用旧教材复习,结果发现考纲改了3个章节,直接挂科重考。
4. 盯紧考试院官网
每年3月和9月准时蹲报名,错过等半年。特别是抢考点的时候,热门城市考点半小时就满员,提前准备好身份证照片和资料。
对了说句扎心话,网上那些“一年拿证”的广告,多半是让你先交钱再忽悠你报成考。自考最快也要一年半,还得是天时地利人和。关键不是看别人多快,而是你能不能坚持每周腾出10小时认真看书。身边考过的人都知道,真正卡住进度的往往不是考试难度,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