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同学留言,都在问自考专业调整的事儿。作为带过三届自考毕业班的老司机,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给大家讲明白。
先说重点调整,2025年3月起,全国自考专业将砍掉15%的老专业,新增8个热门领域专业。教育类专业缩减最明显,像小学教育、学前教育这些,全国只保留6个主考院校。但别慌,已经在读的同学不受影响,按原计划毕业就行。
新增专业里有三个值得关注,智能物流管理、数字媒体艺术、人工智能基础应用。特别要提的是人工智能专业,这是自考首次开设工科实操类专业,考试形式会加入30%的实操考核,这对自考来说可是破天荒的改动。
给准备报名的同学三点建议,1. 想报教育类的赶紧,明年可能全面停招;2. 跨专业报考的现在要开始补基础课了;3. 工作忙的考生优先选线上考核比例高的专业。比如新开的电商运营专业,70%课程都能在线考完。
这里有个重要提醒,全国统考时间从2025年开始改为一年三次,分别在3月、7月、11月。但注意!7月这次只安排公共课考试,专业课还是集中在3月和11月考。
自考专业停招名单最新版
不少自考同学都在问,"听说有些专业突然停招了?是真的吗?"根据各地教育考试院最新公告,2023年共有37个自考专业调整招生计划。笔者特意整理了这份最全诀窍,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专业调整。
一、停招专业清单(部分重点)
汉语言文学(专科段)——浙江、山东停招
会计电算化(专科)——广东、湖北停招
行政管理(独立本科段)——四川停招
计算机信息管理(专科)——江苏停招
英语教育(本科)——福建停招
具体名单可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,以"xx省2023年自考专业调整公告"为关键词搜索。注意!部分专业存在过渡期,比如江苏省的旅游管理专业虽已停招,但2025年前仍可申请毕业。
二、停招背后的三大原因
1. 专业"冷热交替"明显
像前些年热门的文秘专业,随着办公自动化普及,近三年报考人数下降62%。反观电子商务、大数据等新兴专业,报考热度年增35%以上。
2. 学历层次优化调整
多个省份已取消部分专科层次专业。例如山东省停招的8个专业中,有6个是专科段专业,这与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密切相关。
3. 主考院校资源整合
某985高校自考办老师透露,"今年我们停招了3个专业,主要是为了集中资源建设特色学科。"这种情况在双一流高校中尤为明显。
三、遇到专业停招怎么办?
1. 及时切换"赛道"
如果专业已停招但处于过渡期,建议优先完成剩余科目。例如广东省法律事务专业过渡期到2025年6月,考生还有两年半时间。
2. 选择"替代专业"
汉语言文学专科停招的同学,可考虑转考新闻学或文秘专业;会计专业考生可转向财务管理方向。各地考试院官网都有专业对照表。
3. 关注新增专业动态
今年全国新增41个自考专业,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、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首次开考。这些专业课程设置更贴近当下市场需求。
我强调一点,遇到政策调整千万别慌!建议直接拨打主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电话咨询,工作人员会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。现在很多院校开通了线上办理渠道,异地考生也能快速处理相关事宜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