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同学问我,"老师,自考到底要读几年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事儿。话不多说,自考没有固定学制,但有人1.5年拿证,也有人拖了七八年。

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三个关键点您得记好,

1. 考试安排,北京、广东这些考试大省,每年能考8门课,比只能考4门的地方快一倍

2. 专业选择,行政管理这种12门课的专业,比计算机16门的少考4次

3. 考试通过率,我见过最狠的学员,每次报满4科全过,2年就拿本科证

重点说说怎么缩短时间,首先避开数学相关专业,像汉语言文学、人力资源这些文科专业,考试难度直线下降。其次要会"混搭"考试,4月统考搭配5月证书免考,能省半年时间。学姐提醒各位,毕业论文千万别拖!好多学员考完全部笔试,结果卡在论文环节耽误半年。

现在知道为啥有人能快速拿证了吧?记住这三个字,选得巧、考得快、不拖延。要是您工作特别忙,建议做好2-3年的规划更稳妥。

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?

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?

一、公共课,基础必须过关

自考本科的公共课有点像“必修基础课”,无论你选什么专业都绕不开。通常包括,

3门左右政治课,比如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

1-2门工具课,最常见的是《英语二》,部分专业可以用其他外语替代

数学类课程,理工科专业一般要考《高等数学》,文科类专业可能换成《应用文写作》

说白了,公共课就是给你打底子的,一般3-5门不等。

二、专业课,看专业“下菜碟”

专业课才是重头戏,直接和你选的专业挂钩。比如,

汉语言文学,考《古代文学史》《现代汉语》这类,大概8-10门

工商管理,涉及《管理学原理》《市场营销》,通常10-12门

计算机专业,少不了《数据结构》《操作系统》,科目可能更多

一般来说,专业课数量在8-10门左右。但像医学、法律这类特殊专业,科目会更多,要求也更严格。

三、选修课,灵活搭配省时间

为了凑够学分,自考本科通常会有2-4门选修课。比如考会计专业的同学,可能从《税务筹划》《审计学》里选两门自己擅长的。这里有个小技巧,提前查主考院校的考试计划,选容易过或者学分高的科目,能少考一两门!

四、实践考核,别光顾着背书

部分专业还有实践课,比如,

计算机专业要交编程作品

设计类专业需要提交设计方案

英语专业可能有口语考试

这些不算笔试科目,但不过关照样拿不到毕业证。好在大多数专业实践课不超过3门。

五、特殊情况要注意

1. 跨专业加考,比如专科读会计,本科换汉语言文学,可能要加考2-3门基础课

2. 免考政策,有英语四级证书可以免考《英语二》,专科学过相同课程也能申请免考

3. 地区差异,广东和江苏的同一专业,考试科目可能差1-2门

总得来说,自考本科的科目在13-20门之间。举个例子,

汉语言文学,11-13门(公共课3门+专业课8门+选修2门)

工商管理,14-16门(含2门实践课)

行政管理,13-15门(免考数学)

个人建议如果基础一般,优先选科目少的专业。比如汉语言文学不用考数学,行政管理通过率高,这些都比硬磕法律、会计来得实在。

学姐提醒大家,具体科目一定要查主考院校的最新考试计划!比如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和山东大学的同一专业,考试科目可能差个一两门。别光看网上说的“一般考多少门”,直接去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最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