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考圈发现个怪现象,每年3月报考季,总有人半夜三点发消息问"自考到底能报啥专业哈?"。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说,看完这篇能省下找机构的咨询费!
先上硬菜,全国自考专业共开设了12大类,包含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等。但注意!每个省开考专业不同,像广东特有的会展管理,江浙沪热门的跨境电商,都是地域性特色专业。这里给大家划重点,
1. 文科首选汉语言文学,教材全网都能找到
2. 想考编选行政管理,岗位适配度最高
3. 零基础小白可选人力资源管理,不考高数
4. 会计专业慎选!要考线性代数这门"挂科王"
5. 计算机专业看似热门,但实践课要线下考试
6. 冷门的农林类专业,反而通过率最高
去年带过个学员,专科学汽修的非要报法律专业,结果《国际私法》考了3次才过。所以选专业切记三看,看前置学历基础、看考试科目难度、看未来用途。比如单纯拿证就选通过率高的,想考研的要考虑专业衔接性。
有个内行人才知道的窍门,去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"专业计划表",里面连教材版本都写得明明白白。比如江苏省的学前教育专业,指定教材是华东师大版的《儿童发展心理学》,千万别买错版本!
自考本科最快多久拿证?
一、为什么有人能1.5年毕业?
以广东省为例,假设你选的是汉语言文学这类科目少的专业(统考11门左右),再赶上一年考3次的机会(1月、4月、10月),每次报满4科且一次性通过的话,理论上的确可以在1.5年内考完所有笔试。再加上半年写论文、答辩的时间,总时长约2年拿证。
但注意几个硬性条件,
1. 专业选得巧,行政管理、人力资源等专业普遍12-14门科目,比汉语言这类专业多耗半年
2. 所在省份考试次数多,江苏一年考4次,北京、上海等地多数一年2次
3. 零挂科+抢考位快,每次报考都要拼手速抢考场,热门科目可能秒没
二、实操中的真实时间线
举个真实案例,小张2023年4月报广东英语专业(13门科目),考试节奏如下,
2023年4月,通过4科
2023年10月,通过4科
2024年1月,通过3科
2024年4月,通过说一千,道一万2科
2024年5月,申请论文答辩
2024年11月,拿到毕业证
全程约1年零7个月,这已经是极限操作。实际上很多人会遇到,
某次考试时间冲突,只能少报1-2科
挂科1-2门需要补考
论文修改耽误时间
三、缩短拿证时间的实战技巧
1. 优先选"小自考"专业
比如视觉传达设计这类专业,统考科目仅4-6门,其余是校考(难度低),比常规大自考省半年以上。
2. 利用免考政策
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可免考英语二,计算机等级证书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,直接减少2门考试。
3. 跨省考试突击
比如在本地考完公共课后,转到江苏参加1月、7月的增考(注意需要办理考籍转移手续)。
4. 先考难科目,后考简单的
把近代史、马克思这类背多分科目留在说一千,道一万阶段,前期集中攻克专业课。
四、特别注意的坑
1. 别轻信"一年“抱过”"的机构
自考毕业证必须通过所有国家统考,不存在交钱就能提前毕业的说法。遇到这种宣传直接拉黑。
2. 学位证要单独申请
毕业后想拿学位证需另外考学位英语(部分院校可用英语二成绩替代),平均分要达到主考院校要求(通常65-70分以上)。
3. 论文别卡线
很多同学笔试很快过,结果论文反复修改拖半年。建议提前联系导师,选题尽量贴近工作实际。
4. 专科在读生可以专本套读
在读成考/电大专科的同时自考本科,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毕业,比先专科后本科节省2年时间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