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到很多考生在问"自考就是自学考试对吧?",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际藏着不少学问。作为有五年自考指导经验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事,顺便扒一扒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。

我明告诉你,自考确实是自学考试的简称!这个制度从1981年就有了,现在全国每年有700多万考生参加。但千万别被名字骗了,这里头学问可大着呢。我整理了几个最常见的误区,看看你中招没?

误区一,自考必须自己学

去年有个考生小王,整整两年没报任何辅导班,结果5门专业课全挂。其实自考有助学政策,像北京、江苏等地都有官方助学平台,配套教材+视频课+题库才卖299,比你自己买资料还划算。

误区二,考试时间全国统一

错!江苏一年能考4次(1/4/7/10月),广东1年3次,其他省份多是2次。去年就有考生按全国统考时间复习,结果错过当地加考机会,硬生生晚毕业半年。

误区三,所有专业都能自考

去年想报口腔医学的小张就被坑了,这个专业压根没开考!目前全国开考专业共278个,最热门的汉语言文学、行政管理、法律事务这三个专业,通过率比其他专业高35%左右。

误区四,自考学历单位不认

我带的2022届学员里,有37%考公成功,21%进了国企。特别是法学、会计这些专业,很多单位直接按全日制本科待遇。但要注意,考医师资格证这些需要全日制学历的除外。

误区五,60分及格就行

想拿学位证的注意了!山东大学要求平均分70+,四川大学要65分以上,还有的学校要求单科不低于65。去年就有考生所有科目刚好60,结果拿不到学位证,肠子都悔青了。

误区六,自考可以无限补考

江苏、广东等地实行单科8年有效期,北京、上海虽然不设限,但专业随时可能停考。去年停考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,没考完的考生只能转专业,之前考过的5门课全白费。

给准备自考的考生三点建议,第一要上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最新专业目录,第二加当地自考办的官方QQ群,第三买教材认准课程代码。比如英语二的课程代码是00015,这个代码全国通用,千万别买错版本。

学姐提醒大家,现在正是7月报名旺季,各省报考时间差异大。比如河南7月3日就截止了,湖南要到7月15日,千万别错过时间。下期咱们聊聊《自考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学费明细表》,有需要的朋友记得关注更新。

自考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附各地学费明细表

自考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附各地学费明细表

一、自考报名必备材料清单

1. 身份证明

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,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,提前多备几份。

特殊情况,身份证过期或丢失的,抓紧补办临时身份证,部分省份接受户口本原件(带照片页)替代。

2. 学历证明

前置学历材料,报专科不需要学历证明;报本科需提供学信网可查的专科毕业证,没毕业的提供在读证明。

小技巧,学历证书丢失的,提前到原毕业学校开具学历证明书,效力等同原件。

3. 证件照

规格要求,近期蓝底或白底免冠照,尺寸通常为480×640像素,大小不超过50KB。

注意,别用美颜过度的照片,避免审核不通过。

4. 其他材料

异地报考证明,比如非本地户籍在北京、上海等地报名,可能需要居住证或社保缴纳记录。

特殊专业证明,报考医学类、公安类专业的,需提供相关工作证明或资格证书。

二、自考报名全流程攻略

1. 注册账号,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,填写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信息,绑定手机号。

2. 选专业和主考院校,建议先选专业再看主考院校,热门专业如汉语言文学、行政管理通过率高。

3. 上传材料,按系统提示提交证件照、身份证扫描件等,注意格式别出错。

4. 缴费确认,审核通过后,及时缴纳报名费(一般30-60元/科),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。

“防坑”提醒

首次报名尽量选2-3门科目,别贪多,先摸清考试节奏。

报名截止前3天完成操作,避开说一千,道一万一天网络拥堵。

三、全国各省自考学费一览表

地区 学费范围(全程) 说明

费用说明

学费包含报考费、教材费、论文指导费等,部分机构会额外收服务费。

经济困难的考生可关注助学政策,比如四川等地有“助学贷款+分期付款”方案。

四、“上岸人”的实用建议

1. 材料备份,所有证件扫描电子版存网盘,纸质材料用文件袋分类装好。

2. 专业选择,冷门专业慎选!比如“机械设计”可能面临停考风险,优先选通用性强的专业。

3. 省钱妙招,教材可买二手(注意课程代码是否一致),真题直接去考试院官网下载。

学姐提醒一句,各地政策每年可能有微调,报名前一定先刷两遍考试院最新通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