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本溪本地考生的私信,"想报自考培训班,但市面机构太多实在挑花眼"。作为接触过上百名自考学员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本地人最爱去的培训学校——本溪自学考试培训学校的真实情况。

先说最实在的,这家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"懂本地考生"。我表妹去年在这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,老师直接把教材重点和辽宁自考历年真题对应着讲。比如《古代文学史》这门课,老师会把近5年考过的简答题按朝代整理成表格,复习时直接对着背重点章节,比啃整本书效率高多了。

他们的课程安排特别适合上班族。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到9点开直播课,错过直播还能看回放。最贴心的是考前两个月会加开周末冲刺班,把高频考点用顺口溜编成记忆口诀。去年参加他们冲刺班的学员里,73%的人一次性通过了3门以上考试。

收费方面采用"基础班+冲刺班"分段收费模式。基础班全年1980元包含16门公共课,冲刺班单科380元。相比某些机构动辄上万的"“抱过”班",这种按需付费的模式更划算。需要提醒的是,他们的教材费是单独收取的,建议自购二手教材能省下30%费用。

实地探访发现,学校就在永丰步行街三楼,坐1路、5路公交都能直达。教室虽然不大但设备齐全,每个座位都配了充电插座。最让我意外的是茶水间常年备着咖啡和茶包,晚上来上课的学员能免费取用。

报名前要注意这三个细节,

1. 试听课一定要听不同老师的课,有些讲师偏理论有些偏应试

2. 报班后记得要纸质收据和课程安排表

3. 他们的协议班只保3年服务期,超期要续费

发现他们新开了抖音直播,每周三晚上会免费讲解1个高频考点。上个月讲的"马原选择题八大陷阱"简直神准,考场上真遇到了3道类似题目。建议备考的同学们可以去蹲守这些免费资源。

辽宁自考最新通知,这些专业将停考,速查!

辽宁自考最新通知,这些专业将停考,速查!

一、停考专业名单公布,这些专业“榜上有名”

根据官方文件,2024年停考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史类、部分工科冷门方向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领域。具体包括以下专业(以最终通知为准),

汉语言文学(专科段)

行政管理(本科段)
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(专科段)

会计电算化(专科段)

旅游管理(本科段)

划重点,以上专业将从2024年上半年起不再接受新生报名,老生过渡期一般为2年(即2026年6月前需完成所有科目考试)。建议已报名的同学尽快登录辽宁自考服务平台,核对个人考试进度,必要时联系助学单位调整学习计划。

二、为什么这些专业突然停考?

很多同学可能会疑惑,好端端的专业为啥说停就停?其实这和社会需求变化、政策导向密切相关,

1. 就业市场饱和

比如“会计电算化”专科,随着智能财务软件的普及,企业对基础核算岗位的需求大幅减少,更倾向于招收本科以上学历或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2. 专业结构优化

部分传统工科专业(如机械制造)因培养方向与新兴产业脱节,停考后或将整合为“智能制造工程”等新方向,更贴合辽宁本地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需求。

3. 提升学历含金量

像“行政管理”“旅游管理”等专业,由于报考人数过多、同质化严重,停考后可引导考生转向“公共事业管理”“会展经济与管理”等细分领域,增强就业竞争力。

三、停考后,考生该怎么办?

如果你正好在备考停考专业,别慌!按照这3步操作,保证顺利“不掉队”,

1. 抓紧时间完成考试

过渡期内(2024-2026年),已考科目成绩依然有效。优先报考剩余科目,尤其是每年只开考一次的专业课,建议提前联系主考院校确认考试安排。

2. 考虑转考相近专业

例如,原计划考“汉语言文学(专科)”的考生,可转报“网络与新媒体(专科)”,两者公共课重叠度高,能最大限度保留已通过科目的成绩。

3. 关注替代专业政策

部分停考专业会直接并入新专业(如“会计电算化”可能转为“大数据与会计”),考生可按官方指引免考部分课程,减少重复学习负担。

四、未来选专业,记住这3个“别上当”原则

从这次停考也能看出,自考专业的选择不能光凭兴趣,更要“接地气”。给大家几点实用建议,

看本地产业需求,辽宁正大力发展高端制造、数字经济,像“机器人工程”“数字媒体技术”等专业未来机会更多。

选“通用型”课程多的专业,比如“工商管理”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,即使政策调整,转考其他方向也更容易。

避开“名字高大上,就业一脸懵”的专业,比如一些过于冷门的艺术类或理论研究型专业,社会需求有限,慎选!

五、最新考试动态哪里查?

为了避免错过重要通知,建议考生定期关注以下渠道,

辽宁省教育考试院官网(每月更新考试计划)

主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官网(发布论文答辩、实践课安排)

官方微信公众号“辽宁招考”(推送报名时间、政策摸透)

学姐提醒,自考政策每年都有微调,大家一定要养成定期查看通知的习惯。尤其是停考专业的考生,早规划、早行动,才能稳稳拿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