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先上结论,自考经济学本科段共考14门,专科段12门!"在星巴克备考时,有位宝妈急得快哭了——她误把公共课当选修课,白白多考了3门。今天就以“老江湖”身份,手把手教大家理清考试科目。
一、必考科目清单(以北京地区为例)
1. 公共基础课(4门)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
英语(二)
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经管类)
2. 专业核心课(8门)
西方经济学
国际经济学
发展经济学
计量经济学
经济思想史
国民经济统计概论
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
毕业论文
3. 选考课(2门)
需从财政与金融、市场调查、商务沟通等6门中自选
二、三大“躲坑”诀窍
1. 地域差异要留意,比如广东要加考《港澳基本法》,江苏必考《形势与政策》
2. 免考政策用到位,有CET-4证书可免考英语二,计算机二级可抵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
3. 备考顺序有讲究,建议先考西方经济学,这门既是基础又是其他5门专业课的前置知识
三、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
Q,单科成绩保留多久?
A,北京/上海永久有效,广东/江苏8年有效期
Q,实践课怎么考?
A,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需要上机考试,主考院校会提前1个月通知模拟练习
Q,跨专业要加考吗?
A,非经济类专业需加考《经济法概论》和《基础会计学》
别忘了,2024年起,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主考院校新增《数字经济概论》替代原《经济思想史》,已通过旧科目的无需重考。
自考经济学通过率高的院校有哪些?
一、山东大学
山东大学的自考经济学专业一直口碑不错,尤其是专科起点升本科阶段。他们的优势在于考试科目设置合理,像《政治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这类核心课程,学校会提供重点明确的复习资料,甚至整理历年高频考点。不少学生反馈,跟着山大给的题库练,大题命中率很高。另外,山大的论文答辩环节相对灵活,导师更注重实际案例分析,对理论死记硬背的要求没那么苛刻。
二、中国人民大学(继续教育学院)
人大的经济学自考属于“性价比高”的类型。虽然学校名气大,但自考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。他们的辅导班资源丰富,比如《西方经济学》这类难点科目,会分专题直播串讲,还会定期组织模拟考试。而且人大的考试安排比较密集,一年能考4次,最快1.5年就能拿证。适合想快速毕业的同学。
三、四川大学
川大的自考经济学专业主打一个“稳”。他们的教材和考试大纲更新及时,和统招本科的内容同步率能达到80%以上。比如《国际经济学》这类容易出超纲题的科目,川大每年都会在官网上传补充知识点,避免学生复习跑偏。另外,川大在实践考核上比较宽松,像《统计学》这类需要实操的科目,允许用工作案例代替部分实验报告,对在职考生特别友好。
四、广东财经大学
如果想在南方地区选学校,广财的经济学自考值得考虑。他们的优势是考试题型固定,选择题占比高,主观题也多是常规考点。比如《财政学》科目,近5年的简答题有一半重复考察“税收分类”和“财政政策工具”,复习起来方向明确。另外,广财的成绩保留时间长,单科成绩8年内有效,适合学习时间不固定的上班族。
五、浙江工商大学
浙工商的经济学自考通过率高,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助学服务。报名后学校会分配班主任,根据学生的进度定制学习计划,还会拉微信群提醒考试节点。像《经济法》这种需要记忆大量法条的科目,班主任会整理成口诀表发给学生。而且浙工商的平时成绩占比30%,只要按时交作业,卷面考40多分就能及格。
六、选学校的小技巧
1. 看考试计划,优先选一年考4次的院校,比如江苏、广东的部分高校,缩短拿证时间。
2. 查通过率数据,有些省教育考试院会公布各校单科通过率,比如《计量经济学》这种难点科目,通过率超过70%的学校更靠谱。
3. 问往届学生,加几个自考论坛或QQ群,直接问“老江湖”哪个学校的老师给分松、考试划重点准。
学姐提醒一句,再好的学校也得自己下功夫。比如每天抽1小时刷真题,考前突击背高频简答,这些“笨办法”比选学校更重要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