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考生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,"自学考试是不是所有科目都要参加统考?"作为经历过自考的老考生,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件事,保证看完你就门儿清!
首先要明确的是,自考考试类型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。统考就是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,每年4月和10月举行;校考则是主考院校自主命题的考试,通常在6月和12月进行。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,各省统考科目占比约60%-70%,剩下的都是校考科目。
大体上来看有三点要注意,
1. 公共课必考,像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《英语二》这类公共基础课,全国都用同一套试卷,这是铁打的统考科目
2. 专业课看情况,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,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是统考,但《方言调查》可能就是校考
3. 实践课特殊,比如计算机专业的编程实践、艺术类的作品设计,这类实操科目基本都是校考
有个误区要特别说明,很多考生以为校考简单,其实不然!去年某211院校的《教育心理学》校考通过率只有43%,比同期的统考通过率还低7个百分点。所以千万不能对校考掉以轻心。
给准备自考的同学三个实用建议,
① 提前查清考试计划,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下载专业考试计划表,用红色标出统考科目
② 合理分配时间,建议先集中攻克统考科目,因为每年只有两次考试机会
③ 关注主考院校通知,校考报名时间和方式各校不同,错过就得等半年
对了要提醒的是,所有考试成绩有效期都是长期有效的。比如你2023年通过了统考的《马克思原理》,这个成绩会一直保留,不用重复考试。但要注意个别省份有特殊规定,比如黑龙江要求8年内完成所有科目。
自考拿证最快需要几年?各省考试次数对比表
"自考多久能拿证哈?"这是每个自考生最关心的问题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,再给大家扒一扒各省考试次数的门道。
废话不多说,理论上最快1.5年拿证,但实际多数人要2-3年。关键看三个方面,专业课程数量、考试安排次数、每次能过几门。
一、大自考 vs 小自考
大自考一年考2次(4月、10月),每次最多报4门。小自考能多考2次校考(1月、7月),但要注意部分省份已经取消小自考了。
二、各省考试次数大盘点
山东/江苏/广东,1月有加考(部分专业)
北京/上海,全年3次考试机会
四川/重庆,保留小自考模式
其他大部分省份,常规4月、10月考试
三、实战攻略
1. 选专业要精明,汉语言文学统考11门,工商管理要考15门,选课少的专业能省半年时间
2. 跨省考试有门道,比如在河北注册考籍,还能去天津考加考科目(注意要提前办转考手续)
3. 报考顺序有讲究,先考4月、10月都开考的公共课,再攻专业课
4. 抢考位要手快,像深圳、广州这些地方,开放报考两小时就没考位了
四、“上岸人”的血泪经验
千万别挂科!补考一次就耽误半年
提前半年准备论文答辩,别卡在对了环节
专科在读的可以专本套读,能省整年时间
每年3月、9月记得查官网的考试计划
现在你该明白了,自考拿证速度就像坐高铁——选对路线(专业)能快1/3时间,错过站(挂科)就得绕远路。学姐提醒各位,别光盯着"最快拿证",稳扎稳打过科才是硬道理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