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科目一直是自考专升本路上的"拦路虎"。收到很多同学私信,"老师,我高中学的文科现在还要考微积分吗?""工作十年没碰数学了还有希望过吗?"作为带过上千名自考生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数学自考那些事儿。

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,自考数学考试范围其实很明确。以多数省份的考试大纲为例,主要包含三大模块,

1. 基础运算(占30%)——函数、方程、不等式

2. 核心板块(占50%)——微积分基础、线性代数

3. 应用题型(占20%)——简单建模应用题

特别注意!2024年考纲有个新变化,应用题增加了数据图表分析题型。上个月有个做会计的学员,就是栽在这类新题型上。其实解题方法很简单,记住"三步走",先看图表标题,再找数据对应关系,对了套用公式计算。

备考过程中最容易踩的5个坑,看看你中了几个,

① 盲目刷题不做错题本(每天整理3道错题比做10套卷子管用)

② 死记硬背公式不推导(教你个窍门,用便利贴把公式推导过程贴在镜子上)

③ 忽视教材课后习题(去年真题有4道大题改编自教材例题)

④ 考前突击不做模拟(建议至少做3套完整模拟卷)

⑤ 遇到难题钻牛角尖(考试遇到不会的题先标记,回头再做)

别忘了在职考生,每天抽出30分钟高效学习法。有个快递小哥学员的做法值得借鉴——把公式录音在送货路上听,用午休时间做5道小题,坚持3个月考了78分。

对了推荐两个免费学习资源,

1. 中国大学MOOC《经济数学基础》(每周二更新)

2. 自考365论坛的历年真题专区(记得下载5年的)

自考专升本数学考试允许带计算器吗?各省规定汇总

自考专升本数学考试允许带计算器吗?各省规定汇总

自考专升本数学考试能不能带计算器,一直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毕竟,一道题算错了可能影响整场发挥。不过,各省规定差异大,稍不留神可能违规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帮你彻底搞清楚各地政策,考前不踩坑!

一、这些省份明确“不能带”

部分省份对计算器的管控非常严格,尤其是数学这类“计算量大”的科目。比如,

北京,明确要求自考高数、线性代数等科目不得携带任何计算器,考场会提供草稿纸。

江苏,数学类科目一律禁用计算器,监考老师会重点检查。

上海,除部分工科专业课程(如建筑力学)外,数学考试禁止使用计算器。

如果你在这些地区考试,建议提前练好手算能力,尤其要熟悉开平方、三角函数等基础运算。

二、这些省份“有条件允许”

有些省份允许带计算器,但卡得严,型号和功能都有硬性要求,

广东,只能携带“无存储、无编程功能”的计算器,类似考教师资格证用的基础款。

山东,需提前向自考办申请备案,考场会核对计算器型号,临时带的不予通过。

浙江,数学科目可带计算器,但必须卸下电池,由考场统一发放电池,防止作弊。

这类地区的考生要注意,千万别图省事带个“高级货”,比如卡西欧991系列,大概率会被拦下。

三、这些地区“灵活处理”

部分省份政策相对宽松,但执行时可能有差异,

四川,原则上不允许,但偏远考点监考不严,有考生反映“带进去了也没人管”。(不过别冒险!)

湖北,数学考试不允许,但其他涉及计算的科目(如统计学)可向监考申请。

辽宁,不同城市执行尺度不一,沈阳、大连查得严,其他地级市偶尔默许。

这种情况建议提前打电话咨询当地自考办,或者直接去考点确认。

四、实用建议

1. 选对计算器,基础款最保险,比如得力D82CN、晨光BG-120这类不带“M+”键的型号。

2. 考前模拟练手,即使允许带计算器,也别依赖它练题。有些题步骤分多,手写过程更稳妥。

3. 看考场通知,各省政策每年可能微调,考前一周务必刷新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,尤其注意“考场须知”附件。

自考规则“因地而异”,千万别听同学说“能带”就跟着带。宁可多花半小时查政策,也别因为小事耽误拿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