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自考生的私信,"老师,我现在的主考院校停招了怎么办?""转校手续复杂吗?""转校后成绩还有效吗?"作为从业6年的学历规划师,今天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避开自考转校的那些坑。

先划重点,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,2023年起自考转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。第一,原主考院校已停止注册新生;第二,转入院校需开考相同专业;第三,考生已通过至少一门统考科目。上周刚有个学员因为不了解政策,在民办院校间来回折腾,白白浪费了半年时间。

具体操作流程分五步走,

1. 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下载《转考申请表》

2. 持身份证、准考证到原院校自考办盖章(注意!必须工作日办理)

3. 将材料提交新院校继续教育学院(建议提前电话确认接收条件)

4. 等待省考院审核(通常需要20个工作日)

5. 在新院校官网查询学籍信息

我强调一点三个关键时间节点,每年3月和9月是集中办理期,4月15日前必须完成上半年手续,10月15日前完成下半年手续。去年有个考生9月20日才提交材料,结果错过当次转校机会,导致延期毕业半年。
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,

Q,转校后实践课要重考吗?

A,同代码课程成绩全国通用,但要注意新院校的实践考核要求。比如XX大学的毕业论文要求查重率必须低于15%,而原院校是20%。

Q,转校影响学位申请吗?

A,要特别注意!部分院校要求对了6门课程必须在本校考试。比如XX师范大学就规定,申请学位者必须在本校完成3门核心课程考试。

Q,跨省转校怎么操作?

A,需要先在转出省办理转出手续,再到转入省办理转入。切记要核对两省考试计划是否一致,特别是选修课模块。

建议大家在转校前做好三件事,对比新旧院校的考试计划表、联系新院校自考办确认细节、保存好所有科目成绩单。上个月遇到个案例,考生转了院校才发现新院校不开考《英语(二)》,导致无法申请学位。
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实在话,能不动尽量别动主考院校,现在很多院校都在缩减自考规模。如果确实需要转校,建议优先选择办学稳定的省属重点大学,避开这两年新开设自考项目的院校。

自考中途换专业要补考多少门?最新政策盘懂

自考中途换专业要补考多少门?最新政策盘懂

好多自考的同学都在问这个问题。换专业确实让人纠结——之前考过的科目还算不算?新专业又要加考多少门?今天咱们就唠唠2023年自考换专业的最新情况,帮你理清门道。

一、换专业补考几门?关键看这3点

1. 新旧专业课程代码是否一致

自考每个科目都有唯一代码(比如03708是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)。如果旧专业考过的课程和新专业代码、名称完全一致,直接算学分,不用重考。

举个栗子,小张从汉语言文学换到行政管理,发现两专业都有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(代码03709),这门课就不用补考。

2. 公共课基本不用重考

政治类(马原、近代史)、英语(二)、高等数学(工专)这些公共课,90%的专业都能通用。但个别冷门专业可能会要求加考特定基础课,比如艺术类专业可能要补美术基础。

3. 专业课可能要“补差价”

新旧专业不同的专业课需要补考。比如从会计换成法律,会计专业课《中级财务会计》不能顶替法律的《合同法》,就得补新专业课。

重点提示, 部分省份要求换专业后总学分必须达到新专业要求。如果旧专业课学分比新专业少,可能还要多考1-2门选修课补足学分。

二、2023年政策新变化

今年多地自考办调整了规定,主要变动有,

免考范围扩大,广东、浙江等地允许用同类型证书抵免更多专业课(比如计算机等级证可免考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)。

主考院校变动不影响成绩,比如你在北京用北大作为主考院校考过3门,换专业后主考院校变成人大,已考科目依然有效。

跨省换专业更方便,现在全国自考成绩基本实现联网,在外省考过的公共课也能转回本地用。

三、换专业具体操作流程

1. 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

找到“自考考生服务平台”,提交转专业申请(大部分省份不用交费)。

2. 比对新旧专业计划表

重点看课程代码和学分,红色标注的是差异科目。

3. 补报新专业课程

下次报考时直接选新专业的科目,系统会自动关联已通过的成绩。

注意, 部分省份(如湖南)要求换专业后至少考过1门新课才能生效。

四、老考生特别注意事项

2018年前的成绩可能失效

像北京规定,2018年前的合格成绩有效期只有8年,2026年到期。换专业前先确认旧成绩是否在有效期内。

实践课要重新考核

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《幼儿游戏指导》实践部分,换到小学教育专业后需要重新参加实操考试。

毕业论文要从头来

如果旧专业已经通过论文答辩,换专业后必须按新选题重新写论文。

五、“懂行的人”的真心话

1. 优先选课程重叠多的专业

比如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有6-8门课重合,比换成计算机专业少补考5门以上。

2. 别光看兴趣,要看毕业难度

有同学从会计换成建筑工程,结果要补考3门力学课,考了两年还没过。

3. 换专业趁早别赶晚

考过5门以内换专业最划算,超过10门建议咬牙坚持原专业。

学姐提醒大家,各省政策细节不同,一定要打当地自考办电话(区号+12345转接)确认最新要求。现在很多地方还开通了线上咨询通道,比跑现场省事儿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