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自考新生的私信,上来就问:"老师,我能不能一次报满4门考试?"作为带了8届自考班的班主任,今天掏心窝子跟大家说句实话:报几门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。去年我带的一个班,有个男生非要逞强报4门,结果挂了3科,现在还在补考现代文学史。

先给大家看组真实数据:全国自考办统计显示,近3年考生平均单次通过科目数为2.3门。注意这是平均数,具体到个人还得看三个硬指标:

第一看工作时间。在职考生每天能挤2小时学习的,建议报2门。我们班去年有个超市理货员小王,每天凌晨4点下班后坚持学3小时,硬是半年过了3门,但这是特例。

第二看科目难度。给大家划个重点:像高等数学、英语二这种硬骨头,千万别和其他科目搭着考。去年有个姑娘不信邪,非要英语二搭配近代史,结果两科都考了58分。

第三看考试间隔。4月考期经常有科目撞车,比如马原和行政法在同一天下午考,这种情况就得提前规划。建议新生先把4月/10月的考试安排打印出来贴在墙上。

给三个实用方案:

1. 上班族标配:1门公共课+1门专业课(比如马原+古代文学)

2. 全职备考套餐:2门专业课+1门公共课

3. 冲刺毕业方案:优先考仅4月/10月开考的冷门科目

别忘了三点:

① 不要被培训机构忽悠着多报科目,他们可不管你能不能过

② 省考试院官网能查到历年真题,考前三个月务必刷够5套

③ 遇到科目改革要当机立断,像去年汉语言专业突然更换教材,及时调整备考策略的考生都过了

说一千,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7月班的小李在火锅店打工,坚持每次只报2门,用手机刷题时被油烫伤手都没间断学习,今年已经拿到6科合格证了。记住,自考不是比谁跑得快,而是比谁走得稳。

自考最容易挂科的三门课,80%考生都栽过跟头

自考最容易挂科的三门课,80%考生都栽过跟头

每次自考报名的时候,总有人问:"哪几门课最难搞?" 根据我们这些年接触过的考生数据统计,这三门课每年都会让一大批人补考:高等数学(一)、英语(二)和法学概论。尤其是工作后再读书的上班族,最容易在这些课上栽跟头。

一、高等数学(一)专治各种不服

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看到微积分就头疼,特别是文科背景的考生。去年有个开奶茶店的姑娘,连着考了三次都没过线。她跟我们说最崩溃的是:"公式都会背,看到题目就是不知道用哪个,卷子上的数字跟长了腿似的到处跑。"

建议这么学:

1. 每天雷打不动做5道基础例题

2. 重点吃透导数、积分、函数图像

3. 考前把近5年真题里的计算题反复做3遍

千万别死磕证明题,把基础分拿到手就有戏。

二、英语(二)专治临时抱佛脚

这门课最大的坑就是看起来简单。很多考生以为过了四级就能轻松过,结果阅读理解里的长难句直接把人绕晕。有个做销售的小哥考前两个月才开始背单词,结果作文题里连"environment"都拼错了。

“上岸人”的经验:

1. 准备个手掌大小的单词本,上厕所都能背

2. 重点掌握10种高频作文模板

3. 每天精读1篇真题阅读,把生词标红

我强调一点:听力差的同学要提前练听写,别指望考场蒙混过关。

三、法学概论专治死记硬背

这门课最大的问题是知识点像葡萄串,一拎起来就掉满地。去年有个考人力资源的妹子,把整本书都划满了荧光笔,结果看到"不当得利"和"无因管理"还是傻傻分不清。

最有效的破解法:

1. 用A3纸画思维导图梳理章节关系

2. 把相似概念做成对比表格(比如刑法vs民法)

3. 每天睡前口述3个法律术语的定义

记住要像看连续剧一样理解法律条款,千万别当诗歌来背。

现在很多省市每年有3次考试机会,建议把这几门课安排在备考时间最充裕的考期。已经挂科的同学也别慌,下次报名时记得把这几门课单独留出2个月复习时间。有个开货车的师傅就是靠着每天等货时刷数学题,第三次考试直接考了78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