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自考生的私信:"老师,广东自考到底选什么专业好?有没有闭眼选都不会错的专业?"作为一个在学历提升领域摸爬滚打8年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。广东自考最大的坑不是考试难度,而是选错专业方向!去年有个学员就因为跟风报了汉语言文学,结果考了3年还在跟古代汉语死磕,说一千,道一万不得不中途换专业。
第一类要避雷的就是"伪热门"专业。比如工商管理,听起来高大上对吧?实际上这类专业课程设置杂而不精,就业时既拼不过会计专业的实操能力,又比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的对口岗位。更重要的是,这类专业每年报考人数多,学位证发放比例反而更严格。
第二类要警惕的是考试科目超20门的专业。像某些高校的法律事务专业,硬是设置了22门考试科目。要知道自考是60分及格制,但考试次数越多,中途放弃的概率就越高。建议优先选择12-15门考试的专业,比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。
第三类要慎选的是实操型工科专业。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这类专业,虽然就业前景好,但高数、编程这些课程对零基础考生来说简直是噩梦。更现实的选择是网络与新媒体这类理论实践结合的专业,考试难度适中还能学到实用技能。
第四类要绕道的是冷门小众专业。前年有个学员非要报档案管理专业,结果发现全省开考这个专业的助学点都不超过3个,连复习资料都找不齐。建议大家选择主考院校多、开考次数多的专业,比如华师大的汉语言文学,每年4次考试机会。
第五类要当心的是伪"简单"专业。有些机构会推荐行政管理这类专业,说是背背就能过。但实际情况是,这类专业每年通过率只有65%左右,因为简答题占分比重大,评分标准严格。反倒是人力资源管理这类专业,考试题型中选择题占比40%,更适合应试。
那到底该怎么选?记住三个原则:一看主考院校实力(比如暨大的会计学在全省认可度最高),二看历年真题难度(建议找近3年真题做测试),三看就业适配度(在职考生优先考虑与现工作相关的专业)。比如在电商公司工作的,选广外的电子商务绝对比选哲学实用得多。
亲情提示大家,今年广东自考新增了6个实用型专业,其中广东金融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特别值得关注。这个专业不仅考试科目精简到14门,还能考取行业资格证书,对想进银行系统的考生简直是量身定制。
广东自考最容易拿学位的3个冷门专业
在广东自考圈子里混过的人都知道,选专业比考试还重要。尤其是想拿学位证的考生,千万别扎堆去抢汉语言文学、行政管理这些热门专业。今天给大家掏心窝子推荐3个冷门但好拿学位的宝藏专业,全是老考生们用血泪个人觉得的实战经验。
1. 农学(专科起点本科)
这个专业堪称自考界的"扫地僧",主考院校是华南农业大学。别看名字土,实际操作特别实在:
统考科目只有11门,比同类型专业少3-4门
不用考数学,英语可以用三科校考代替
实验课占比高,很多知识点现场操作就能得分
重点提醒:申请学位只要平均分68+,论文及格就行。往年毕业生反馈,作物栽培学这类专业课改卷手松,写满卷子基本能过。
2. 社区护理学(专科起点本科)
南方医科大学主考的这个专业,特别适合有护士资格证的在职医护:
必考课9门+选考课4门的配置
药理学、护理管理学等科目与日常工作高度重合
实践考核直接在单位完成,主考院校提供模板指导
“上岸人”支招:这个专业每年报考人数不到500人,监考老师见到护理专业的卷子都格外宽容。去年有考生基础护理学考了3次,每次都是58、59分,说一千,道一万找学校复核直接给调及格了。
3. 服装设计与工程(专科起点本科)
惠州学院主考的这个专业,是艺术类里的"捡漏王":
不考素描色彩,全程笔试科目
服装材料学、成衣制作工艺等科目开卷考
毕业设计允许交设计稿代替论文
真实案例:去年有位开服装店的老板娘,带着店里的样衣去答辩,老师当场给了优秀。这个专业最大的优势是实操性强,很多评分标准都是"完成度"而不是"精确度"。
选这三个专业要注意两个诀窍:
① 提前查主考院校的学位授予细则,有些学校对公共课分数有特别要求
② 尽量避开每年3月的报考高峰期,冷门专业考位充足但考场安排偏远
现在越来越多考生学会"曲线救国",先通过冷门专业拿学位证,再用成人高考读第二学历。毕竟在考公考编时,有学位证才是硬道理,专业冷门反而竞争小。想今年上岸的,建议直接联系主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,他们内部有最新版的复习重点资料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