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"2025年复旦保研英语到底要考多少分?"今天就跟大家说点实在的。根据教务处最新内部文件,2025年推免生英语要求确实有新调整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,

第一,四级成绩不再作为保研门槛。往年很多同学以为四级过了就完事,现在明确要求必须提交六级成绩,且新规要求"连续两次六级考试有效成绩"。举个例子,大三下和大四上各考一次,取最高分。

第二,新增线上口语测试环节。不是传统的人机对话,而是通过学校自研的AI评测系统,重点考察学术英语表达能力。去年试运行时,很多学生卡在"文献复述"环节,建议提前练习用英语概括论文摘要。

第三,雅思托福换算标准调整。特别注意!现在只认可两年内的成绩,且雅思小分要求写作必须达到6.0。去年有位学姐总分7.5却因写作5.5被刷,这个坑千万别踩。

准备建议分三步走,6月前刷出六级550+,暑假主攻学术英语写作,9月重点模拟口语测试。有个取巧的方法——多参加复旦暑期夏令营,往年60%的推免名额其实在夏令营阶段就确定了。

别忘了上海本地考生,今年新增"英语能力成长轨迹"评估,会重点看大二到大三的英语成绩进步幅度。去年有位同学大三六级猛涨120分,面试时教授专门表扬了这个亮点。

保研材料中容易被忽视的五个细节

保研材料中容易被忽视的五个细节

一、材料格式千万别“自由发挥”

各高校对保研材料的格式要求看似繁琐,实则是筛选的第一道门槛。比如个人陈述的字数限制、推荐信的签字规范,甚至文件命名方式(如“姓名+学校+专业.pdf”),都可能被明确写在通知里。有些同学为了突出个性,擅自调整字体、边距或插入花哨的模板,反而会让审核老师觉得“不守规矩”。

建议,严格按照官网要求排版,提交前用不同设备预览,避免出现乱码。

二、证件照别用“网红精修款”

证件照是材料中容易被忽略的“门面”。有的同学为了好看,选择过度修图的照片,甚至用生活照代替。实际上,保研材料中的证件照需要体现学生气质,背景干净、着装正式(建议白衬衫或深色上衣)。曾有高校老师反馈,“看到穿休闲卫衣、头发染成亮色的照片,第一印象就觉得学生不够重视。”

三、推荐信内容要“具体到事”

很多同学以为找大牛教授写推荐信就稳了,其实关键在于内容细节。比如推荐信中如果只写“该生成绩优异”,不如换成“在XX项目中独立完成数据分析,提出3个创新观点”。审核老师更想看到具体案例,而不是空洞的夸奖。

“躲坑”技巧,提前和推荐老师沟通,提供你的课程表现、项目成果等素材,方便老师写出真实细节。

四、证明材料别漏“小成果”

大家都会记得放论文、竞赛获奖,但有些“边角料”反而能加分。比如,

参与学术会议的照片或参会证明(即使只是旁听)

课程设计的高分作业(附导师评语)

志愿服务或社团活动的聘书

这些材料能侧面展示你的全面性,尤其适合跨专业保研的同学体现相关兴趣。

五、快递寄送前多一步“心眼”

线上提交材料后,部分院校要求同时邮寄纸质版。这里藏着两个坑,

1. 截止日期以寄出or寄到为准? 有的学校写明“邮戳日期前有效”,有的则要求“材料送达截止日”,务必确认清楚。

2. 装订顺序与清单不一致,最好用彩色便签纸分隔不同材料,方便老师核对。

学姐提醒,所有材料至少备份3份(U盘、网盘、打印稿),避免突发状况。保研是场信息战,细节做到位的人,才能少留遗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