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乎收到不少私信问,"浙大非全金融硕士到底要花多少钱?值不值得读?"作为去年刚毕业的在职生,我整理了一份真实费用清单,这可能是全网最直白的学费避坑手册。

话不多说,浙大非全金融硕士两年总费用18.6万(2024年标准),但实际花费可能超过20万。学费分四次缴纳,每次4.65万,开学时需一次性缴纳首期。注意教材费、案例资料费这些隐藏支出,每年约3000元。住宿可选玉泉校区周边合租,每月1500-2000元比较合理。

三大常见误区要避开,

1)误信"免联考"宣传,浙大非全必须参加全国统考,笔试分数线与全日制相同,去年复试线365分

2)误以为有助学金,在职生不享受国家补贴,但部分银行、证券公司有学历补贴政策

3)误判时间成本,每周末都要上课(寒暑假除外),杭州以外地区建议谨慎报考

省钱小窍门,

找校友推荐可免复试材料审核费(省800元)

教材买二手,专业书在玉泉校区二手书店淘

选课时注意研究方向,大数据金融方向要多买数据库账号

别忘了,今年开始新增区块链金融实践课程,需要自备支持加密算法的笔记本电脑,这部分设备投入约8000元。建议打算报考的同学,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联考复习,特别是数学基础薄弱的,至少要提前半年刷题。

浙大非全日制金融硕士报考条件详解

浙大非全日制金融硕士报考条件详解

一、基本门槛,学历和工作经验

首先,学历是硬杠杠。必须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,甭管你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工作的,本科毕业证是敲门砖。这里有个细节,如果是应届生,录取当年9月前必须拿到毕业证,否则就算考上也不算数。

至于专业背景,浙大没有明确限制必须金融相关专业,但建议跨专业的同学提前补一补基础课,比如宏观经济学、统计学。毕竟金融硕士课程涉及大量专业内容,零基础直接上可能会吃力。

工作经验方面,浙大官方没写“必须要有”,但实际情况是,非全日制项目主要面向在职人群。从往年录取情况看,80%以上的学生有2年以上金融、财务或相关领域的工作经历。如果你刚毕业,但有扎实的实习经历或行业证书(比如CFA一级、证券从业资格),也可以尝试。

二、考试内容,笔试+复试怎么准备

初试考的是全国统考的金融学综合联考(科目代码431),包括金融学、公司财务两部分。这里划个重点,浙大专业课出题喜欢结合热点,去年就考了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的影响。复习时除了啃课本,得多关注《中国金融》、《财经》这类杂志的深度报道。

英语考的是英语二,难度比英语一低,但别掉以轻心。近三年英语单科线都是60分,很多专业课高分的人就卡在英语上。建议每天做两篇阅读保持手感,作文模板要准备得接地气,少用“高大上”的复杂句式。

复试环节主要看三方面,

1. 专业面试,抽题回答+自由提问。比如去年有道题是“注册制对A股市场的影响”,光背书没用,得有自己的观点。

2. 小组讨论,6人一组分析案例,重点考察逻辑表达和团队协作。记住,抢话说不如说准话。

3. 背景评估,工作成果、行业证书、科研论文都是加分项。有个学员曾靠一份独立完成的行业分析报告,逆袭拿到高分。

三、报名材料别漏项

除了常规的身份证、学历证明,这几样材料最容易出岔子,

单位同意报考证明,如果是国企或事业单位,一定要提前和人事部门沟通,有些单位盖章流程长达一个月。

工作年限证明,劳动合同、社保记录、工资流水三选一即可,但要注意时间连贯性。有人因为中间换工作断缴社保,差点被认定不符合条件。

推荐信,非必须,但有的话能锦上添花。找直属领导或行业内有分量的人写,内容要具体,别光写“该生表现优秀”。

四、学费和上课时间

2024级学费是21.8万全程,分两年交。比起北大光华、复旦泛海的非全项目,浙大性价比算高的。上课安排在☆周五晚上+周六全天☆,每月两次,外地学生得协调好工作和通勤。去年有个深圳的学员,每周打飞的来上课,坚持了两年,这种毅力不是谁都有的。

校区在浙大紫金港,金融实验室和数据库资源对实操帮助很大。比如课程里会用Wind终端做量化分析,在职的同学反映,这些技能直接能用在实际业务中。

五、关键时间节点

每年9月底,浙大研究生院官网发布最新招生简章(一定要看当年的,别参考旧版)

10月5日-25日,中国研招网统一报名

12月第三个周末,初试

次年3月中下旬,出复试名单

4月上旬,复试

6月,寄送录取通知书

六、“老江湖”的大实话

1. 别被“非全日制”标签忽悠,课业压力和全日制一样。每学期4-6门课,期末考试闭卷考,混学历的趁早绕道。

2. 同学圈子里银行、券商、私募的占多数,入学后多参加校友活动。去年有个私募合伙人直接在课上招项目助理,机会都是聊出来的。

3. 毕业论文卡得严,实证分析必须用真实数据。有位同学写科创板企业估值模型,导师让他跑了三个月的回归检验。

七、值不值得考?

如果你在江浙沪的金融机构工作,或者未来想在长三角发展,浙大的牌子绝对够用。但要是冲着“镀个金就能升职加薪”,可能会失望。现在企业对非全学历的认可度确实在提高,但关键还是看你能学到多少真本事。

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,浙大金融硕士项目和蚂蚁集团、浙商证券有定向合作,研二可以申请企业导师,做实战课题。去年有学员参与设计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,后来直接被某城商行挖走当产品经理。

八、常见误区

“分数比全日制低,好考”,错!非全和全日制用同一套复试线,2023年都是375分。

“交了学费就能毕业”,错!必修课挂科超过8学分直接退学,去年退学率3%。

“非全不能转户口”,对,但杭州有人才补贴政策,硕士学历每月能领2000+租房补贴,连续领3年。

九、备考小技巧

1. 专业课吃透黄达《金融学》、罗斯《公司理财》前20章,重点看资本结构、投资组合理论。

2. 数学部分只考初数,但题量大,练速度比死磕难题更重要。

3. 复试前翻翻《浙大金融评论》,教授们的近期观点很可能变成考题。

十、学姐提醒

1. 浙大不接受调剂,一志愿没录满也不收校外调剂,别想着“冲高保底”。

2. 定向就业协议必须签,意思是毕业不给你发派遣证,档案不回原籍。但实际就业没人管,别被这吓住。

3. 现在开始准备的同学,重点关注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新提法,大概率会进考题。

学费缴费方式支持分期,但得走银行贷款,利率4.5%左右。如果单位有教育补贴政策,记得开在读证明去申请,国企通常能报销30%-5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