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找我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朋友明显增多,但很多人连最基本的门道都没摸清。今天就拿我表弟的真实经历来说说,去年他图便宜报了所双非院校,结果发现周末要跨省上课,疫情期间差点没毕了业。
非全读研主要分三种路子,参加12月统考的非全双证、5月同等学力申硕、还有免联考的中外合办项目。重点说前两种,统考的非全虽然要考英语数学,但毕业证会标注学习方式,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模一样。同等学力那个只能拿单证,但不用参加入学考试,特别适合体制内评职称用。
选学校要盯紧三个细节,一看上课方式,疫情后很多学校改成了每月集中面授+线上辅导;二看落户政策,北京上海的非全学历现在不能直接落户了;三看导师资源,某理工大学的MBA项目直接安排央企高管当论文导师。
我强调一点在职的兄弟姊妹,去年新增了7所院校要求非全考生提供社保证明。像华中师范的教育硕士,必须出具连续6个月当地社保记录。这里教大家个窍门,选省内高校通常不卡社保,但江浙沪地区的双一流院校基本都开始限制了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说烧钱的事。管理类硕士最夸张,北大光华的非全MBA光学费就要39.8万,而农大农业硕士全程才5万。不过注意,有些院校的奖学金政策很奇葩,比如某211高校规定非全学生必须拿省级奖项才能申请补助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览表,哪所院校最省钱?
一、学费差异大的原因,地区、专业、院校档次
非全学费没有统一标准,主要看三点,
1. 地区,北上广深院校普遍比中西部高。比如北京某985高校的MBA学费能到30万+,而同专业在西安可能只要10万出头。
2. 专业,MBA、金融这类商科“大户”学费高,而教育学、工程管理相对亲民。
3. 院校档次,985/211高校一般比普通院校贵,但部分地方性院校会推出补贴政策。
二、热门院校学费对比
1. 华北地区
北京大学(MBA),36.8万
天津大学(工程管理),7.5万
河北工业大学(教育学),3.2万/全程
2. 华东地区
复旦大学(金融硕士),25.8万
苏州大学(公共管理),4.5万
浙江工业大学(计算机技术),3万
3. 中西部地区
武汉大学(法律硕士),6万
四川大学(工商管理),12万
云南大学(社会工作),2.1万
三、省钱小技巧
1. 选冷门专业,同一所学校,文学、农学类比商科便宜一半以上。
2. 关注地方政策,比如河南、贵州的部分高校,本地生源可享学费8折。
3. 分阶段缴费,很多学校支持按学年支付,减轻一次性压力。
4. 争取奖学金,部分院校对非全学生开放学业奖学金,最高能覆盖30%学费。
四、别光看学费!这些隐藏成本要考虑
交通住宿,跨城上课的话,高铁、酒店费用可能比学费还高。
时间成本,周末上课持续2-3年,能否平衡工作家庭?
证书含金量,某些低价院校社会认可度低,反而浪费钱。
五、个人建议
如果预算有限,优先考虑本地院校的理工类或教育类专业,比如河北工业大学的教育学或云南大学的社会工作,全程学费3万以内,还能省下通勤费。想读商科的话,可以看看中部地区211高校,像武汉理工大学MBA学费15万左右,比一线城市便宜一半。
学姐提醒大家,各校每年学费可能有小幅上涨,报名前一定要去官网查最新数据!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