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"北京电影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?"作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唠2025年的实际情况。

第一看证书。北电在职研分两种,非全日制双证和同等学力申硕。前者毕业拿学历+学位证,学信网可查;后者只有学位证。但要注意,从2024年起部分专业新增了实践考核环节,像导演系要交作品集,摄影系要现场拍片,证书含金量确实在提升。

第二看课程。我表弟去年报的编剧班,周传基教授的课能旁听,田壮壮导演带实践课,每个月还有中影集团的现场教学。不过非全的上课时间很固定,每周六全天+两个晚上,上班族要考虑时间成本。

第三看资源。北电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共享校友资源。去年毕业的制片管理班,有6人通过校友推荐进了博纳影业。但要注意,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影视制作相关专业。

第四说报考。2025年最大的变化是同等学力申硕新增了资格审查环节,要提交行业工作证明。非全的笔试还是全国统考,但面试新增了作品评审环节。有个误区要提醒,所谓"免联考"仅指部分中外合作项目,国内项目都要参加统考。

第五聊性价比。2025年学费预计涨到6-8万/年,但对比中戏同等专业12万的学费,还算合理。建议想转行的选非全,行业老人提升选同等学力。
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,要是冲着混文凭就别来,现在答辩越来越严。但真想学东西的,北电的平台绝对够硬。去年我们班毕业的32人,有8个自己拍的短片都上过电影节。

北京电影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好考吗?2025报考攻略

北京电影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好考吗?2025报考攻略

一、先看专业,再谈难度

北电非全的研究生专业主要集中在影视制作、表演、导演、编剧这几个方向。要说哪个好考,其实得看个人基础和竞争热度。比如编剧专业,每年报名人数相对少些,但对作品集和文字功底要求高;而像影视制作这种热门方向,报录比能到10:1,笔试分数得往380分以上冲才稳当。建议研友们儿先上官网查查近三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,心里有个底。

二、考试内容别轻敌

非全和全日制考的内容差不多,都是政治、英语二加两门专业课。专业课这块特别要注意,北电出题灵活,光背书没用。去年导演专业的题里就有让考生现场拆解某部热门网剧的叙事结构,没点实战经验真答不上来。建议提前找学长学姐要真题,摸清出题套路。

三、导师更看重实践经验

很多考生以为非全比全日制容易,其实复试环节反而更严格。尤其像摄影、剪辑这类技术性强的专业,导师特别在意你参与过哪些项目。有个朋友去年考影视美术设计,复试直接带着自己设计的场景模型去,当场就被导师看中了。所以工作党报考其实有优势——把工作里的实战案例整理成作品集,比空谈理论强得多。

四、别被“非全”俩字忽悠

虽然上课时间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,但北电对考勤和作业要求一点不含糊。特别是表演系,每周至少三次晚课排戏,外地考生得做好频繁往返的准备。另外学费也不低,像导演专业两年下来大概12万左右,报考前先算好经济账。

五、2025年报考注意这些变化

根据内部消息,明年非全招生有两个调整,一是新增“网络视听内容创作”方向,主要面向短视频和直播行业从业者;二是英语二的权重可能从15%降到10%,专业课分值增加。这意味着偏科的考生机会更大,但专业能力考察会更严格。建议现在就开始攒作品,尤其是想报新专业的同学,多准备些互动剧或竖屏视频案例。

对了给个实在建议

北电非全确实不容易考,但也没传说中那么玄乎。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——要么专业功底扎实,要么行业经验丰富。比如在电视台干过摄像的报摄影专业,写网剧的报编剧专业,成功率能高不少。另外多关注学校官网,每年9月会发布详细的招生简章,别光听培训机构忽悠,自己动手查信息最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