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朝阳区某科技公司上班的李姐问我,"听说北工大能免联考读硕士?我们这种上班族该怎么准备呢?"这已经是本月收到的第7个类似咨询了。作为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在职备考北工大申硕的真实经验。

第一步,确认报名资格要趁早

北工大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且有学士学位,这个年限是按入学当年算的。比如2024年3月报名,最晚得2021年7月前毕业。建议提前准备毕业证、学位证扫描件,工作证明最好用带公章的原件。

第二步,课程学习有窍门

周末上课要提前协调工作时间,建议选周六全天班。去年有个做IT的朋友,每周六早上6点从通州赶过来,路上用APP刷题效果特别好。重点要关注英语和专业课,考试难度相当于四级水平,但专业英语会涉及本学科术语。

第三步,统考备考要抓重点

每年5月的统考,英语必考+专业课选考。记住三个关键点,1)重点复习近5年真题,去年考过的考点可能重复出现;2)英语作文背万能模板,去年考通知类作文,模板直接套用省时间;3)专业课找往届学长要复习资料,北工大老师出题有固定套路。

我强调一点,今年开始新增线上答辩选项,这对经常出差的上班族是重大利好。但要注意,线上答辩需要提前测试网络环境,去年有位同学就因麦克风故障被要求重答。

说到费用问题,全程大概3万左右,比全日制硕士便宜近一半。但千万别图便宜找代报名,海淀区刚查处了个黑中介,有考生被骗了2万定金。

对了说个真实案例,去年有位35岁的宝妈,白天在亦庄上班,晚上哄睡孩子后复习,她把专业课重点录成音频,上下班路上反复听,最终两门统考都考了80+。这说明只要方法得当,在职备考完全可行。

下篇预告,《同等学力申硕认不认?用人单位真实反馈》

同等学力申硕认不认?用人单位真实反馈

同等学力申硕认不认?用人单位真实反馈

一、政策上“认可”,不等于企业“买账”

国家确实承认同等学力申硕的合法性,学信网能查到学位信息,考公务员、评职称理论上都管用。但现实是,企业招聘时往往有自己的“潜规则”。

某中型互联网公司的HR我就直接说,“我们招聘研发岗,看到简历上写‘同等学力申硕’,第一反应会打个问号。如果是技术大牛,项目经验丰富,可能不会卡学历;但如果候选人水平差不多,我们更倾向全日制硕士。”

不过也有例外。一位制造业的招聘主管提到,“车间管理岗更看重工作经验,只要学位是真的,是不是全日制影响不大。我们去年招的生产主管就是同等学力申硕出身,干得挺好。”

二、企业态度分三类,认、不认、看情况

根据多位职场人反馈,企业对同等学力申硕的态度大致分三种,

1. 国企/事业单位,卡得严

“我们单位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,同等学力申硕的简历直接筛掉。”——某省会城市国企HR

2. 中小私企,能力优先

“小公司更看重你能不能干活。我们团队有个同事是同等学力申硕,但人家PPT做得溜,沟通能力强,老板照样重用。”——广告公司项目经理

3. 外企/大厂,分岗位

技术岗可能要求严格,而销售、运营等岗位更灵活。某电商大厂员工透露,“我们部门招商务拓展,领导明确说‘只要学位是真的,是不是全日制无所谓’。”

三、关键不在“证”,而在“怎么用”

有个真实案例,张哥在建筑行业干了8年,考了同等学力申硕的工程管理硕士。跳槽时,他把研究生课程中的BIM技术学习经历和手头项目结合,面试时当场演示了自己做的三维模型,说一千,道一万成功拿到甲方公司的offer。

反观有些人,以为拿了硕士证就能“镀金成功”,简历上只写“XX大学硕士”,却不提具体技能,反而容易被HR质疑,“你这硕士期间到底学了啥?”

四、给打算申硕的朋友三点建议

1. 瞄准行业需求

教育、医疗等行业对学历硬性要求高,建议优先考全日制;IT、设计等行业更看作品集,同等学力申硕性价比更高。

2. 读书期间攒实战经验

千万别关起门来写论文。比如读金融硕士的,可以同步考CFA一级;学计算机的,边上课边接个小项目,面试时甩出代码比学历更有说服力。

3. 提前打听目标企业风向

想跳槽去某家公司,最好找内部员工打听清楚。有人透露,“我们老板自己是自考本科出身,所以对非全日制学历特别包容。”
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,学历是块敲门砖,但门敲开了,能不能站得住脚,还得看手上的真本事。同等学力申硕从来不是“万能钥匙”,但它确实给了职场人一个边工作边提升的机会——用好了是锦上添花,用不好就是张废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