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,"边工作边读的非全研究生,毕业能考高校教师资格证吗?"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职业规划,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明白。
话不多说,能考!但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。第一学历要过关,本科是最低门槛,部分重点院校要求硕士学历;第二要有教学岗位,高校教师资格证实行"岗前培训+考试"制度,必须已入职高校任教;第三要参加岗前培训,各省教育厅每年组织集中培训,必须修满120学时。
我强调一点三类特殊情况,1.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,拿到硕士学位证就能报考;2.正在读非全研二的学生,可凭在读证明先参加岗前培训;3.民办高校教师注意,部分省份要求有3年教学经历才能报考。
这里要重点说说报考流程,每年3月关注省教育厅官网→4月提交单位证明报名→7月参加暑期集中培训→9月参加机考→12月参加说课评审。整个过程需要单位配合盖章,建议提前跟人事部门沟通好。
常见误区提醒,高校教资和中小学教资完全不同!不需要提前考普通话证,但试讲环节会直接考察普通话水平。考试费用各省差异大,像江苏全程自费要2000多,而广东财政补贴后个人只需交380元。
对了给在职朋友的建议,如果目标是进高校当老师,最好在读研期间就联系好意向院校。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招聘时,会优先考虑已取得岗前培训证书的应聘者。记住,高校教师资格证不是求职的敲门砖,而是入职后的必备证。
民办高校教师考编需要哪些条件?
一、学历是硬门槛
大部分地区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,部分重点高校或热门学科会卡到硕士。比如计算机、金融这类热门专业,硕士学历几乎是标配。如果是艺术类、体育类等特殊学科,可能放宽到本科,但得有相关资格证书加持。
这里有个坑要注意,自考、成考、函授学历,有些单位明确不认,报名前一定先查清楚当地政策。
二、工作经验不能少
通常要求2-3年民办高校任教经历,且必须是在教学岗位。行政岗、辅导员经历有的地方不算数。举个栗子,杭州某高校去年招聘就写明“需提供近三年课时证明,年均不低于320课时”。
偷偷说个小技巧,兼任过班主任、带过学生竞赛获奖的经历,在面试时很加分。
三、年龄卡得比较死
35岁是道分水岭,超过这个年龄能选的岗位直接少一半。个别地区放宽到40岁,但会要求副高以上职称。年轻老师想考编要趁早规划,别等到超龄了才着急。
四、教学能力要过硬
不是光有教龄就行,关键看学生评教分数和教学成果。多数单位要求近三年评教平均分不低于85分,有的还看是否拿过校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。去年认识个老师,靠着带学生拿了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,面试直接加了10分。
五、考试内容有门道
笔试通常考教育综合知识+专业课,面试侧重试讲和结构化问答。重点来了,很多单位会参照省属高校的考试大纲出题。建议提前找近三年真题练手,特别是本省高校的考题规律。
六、材料准备要细心
除了常规的身份证、毕业证、教师资格证,这三样最容易出岔子,
1. 社保缴费记录(证明民办高校工作年限)
2. 无犯罪记录证明(有效期只有一个月)
3. 现单位同意报考证明(有些学校会卡人)
建议提前三个月开始整理材料,别等报名时才手忙脚乱。
七、职称评定有讲究
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优势明显。比如同样是考语文教师岗,中级职称可能免笔试直接进面试,初级职称就得从头拼杀。还没评职称的老师,先把继续教育学时攒够是关键。
学姐提醒大家,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可能有差异,一定要盯着当地人社局官网和目标学校的招聘公告。每年3-4月、8-9月是招聘高峰期,现在就可以开始蹲守了。如果对某个环节拿不准,直接打电话问招聘单位最靠谱,千万别自己瞎琢磨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