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非全日制研究生后悔死了》

读非全日制研究生,本以为是提升自己的好机会,结果却让我后悔不已。先说说学费吧,那可不是个小数目,比全日制高出好几倍,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,压力真的很大。而且,奖助学金和人才补贴这些福利,基本和我们无缘,感觉自己的钱花得有点冤枉

再来说说学习过程,一边工作一边上课,时间安排上简直是手忙脚乱。工作上的任务不能落下,研究生的课程也不能耽误,经常是白天忙工作,晚上赶作业,周末还要去学校上课,那段时间真是累得不行,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

还有就是社会认可度的问题,虽然法律上说硕士不准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,但在实际求职过程中,很多企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有所偏见的。投简历的时候,能明显感觉到非全的标签给自己带来的阻碍,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在招聘要求里写明只招全日制研究生,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,感觉自己的付出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

不过,也有少数人不后悔,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努力,非全也能学到真本事,而且还能兼顾工作和学习,一举两得

在职研究生含金量高吗

在职研究生含金量高吗

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证书含金量高

学位证书:在职研究生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毕业后,都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,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证书一样,国家承认,在学位网可查,具有同等法律效力

学历证书: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还能获得研究生学历证书,虽然证书上会标注“非全日制”字样,但根据国家政策,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具备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

课程与教学含金量高

课程设置: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培养标准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,且设置新颖独特、前沿高端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课程讲解过程中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,还专门开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,能及时补充学员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

教学模式:采用案例分析、企业参访、学术交流、团队讨论等多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学员可以在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下积累工作经验,促进之后的发展

师资力量:授课老师一般为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,部分院校的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是同样的老师教学,还有一些课程班会请到行业大佬或国内外著名学者来进行授课讲座,师资力量强大

能力提升与人脉拓展

能力提升:开设在职研究生的院校多为一流大学,其授课教授均为各个专业的顶级专家、学者,他们会紧扣当前的行业动态进行针对性教学,且大部分专业均有实操课程,使学员能够接触并领悟到所处行业的前沿知识和专业技能,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

人脉拓展:读在职研究生的人大多来自各行各业且工作稳定,大家因为读研聚在一起,在学习环境中能快速搭建起自己的圈子,拓展人脉资源,这对个人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

就业前景广阔

市场需求大: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,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,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。当前人才市场多以本科生、大专生为主,对于高端科技和管理型工作无法满足,而在职研究生不仅能满足学历上的要求,且对于工作上的要求吻合度更高,市场需求量大

就业范围广:在职研究生所开设专业方向众多,基本可覆盖到各行各业,如法学、心理学、经济金融、会计、人力资源、工商管理等,毕业学员无论是在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亦或是自主创业等从事运营、会计、管理、人事等工作都是可以的,且毕业后的学员在参加工作薪资水平也会有所提高

职业发展助力大:在职研究生毕业后,所获证书在评职称、考公务员、出国留学、考博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作用,有助于个人在职业道路上的晋升和发展

最容易考的在职研究生

最容易考的在职研究生

以下是一些相对容易考的在职研究生:

同等学力申硕

特点:可免试入学参加课程学习,完成学业任务、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后,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

推荐专业

经济学:如财政学、金融学等,这些专业对数学要求相对不高,且理论知识较多,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学习。

管理学:像企业管理、工商管理等,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,有助于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,且考试难度相对适中。

文学: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,主要考查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素养,对于有相关兴趣和基础的在职人员来说,学习和考试压力相对较小。

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管理类专硕

特点:初试只考两门——199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,考试科目较少

推荐专业

MBA工商管理: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,如市场、会计、组织行为、商业道德、法律及金融等,核心课程多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,对于从事管理工作或有志于提升管理能力的在职人员较为合适

MEM工程管理:适合往土木工程、IT、软件、人工智能、供应链、项目管理、通信等技术领域方向发展的人员。报考人群主要有从事建筑类、交通运输、大型复杂工程人员,IT项目管理、软件研发、编程类人才,以及大数据、AI智能人才等

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其他专业

农学、林学、畜牧医学:报考人数相对较少,竞争压力小,且受国家扶持,录取率通常较高

文物与博物馆学、中医学:虽有一定专业性要求,但报考人数不多,竞争不激烈

风景园林、地理、历史:学科特点对跨考生相对友好,只要好好准备,上岸难度不大

材料、环境、化学、生物:理工科专业,相比计算机、金融等热门专业,考试难度相对较低

哲学、民族学:学科小众,报考人数有限,上岸难度相对较小

国际硕士

特点:由国外院校自主招生,入学难度不大,一般为申请审核制

推荐专业:可选择的范围较广,如教育学、心理学、艺术学等,不同院校和专业有各自的申请要求和审核标准,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。

在职研究生费用大概需要多少

在职研究生费用大概需要多少

在职研究生的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,大致范围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,以下是不同类型在职研究生的费用情况:

同等学力申硕

学费:一般在每年1万元到几万元之间,大部分专业的学费都在1万元左右,部分专业如影像医学等可能会更高,达到每年0.8万至4.8万元不等

其他费用:报名审核费一般200元~500元,教材资料费一般1000元~1500元,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报考费按100元/科收费,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费一般8000元~12000元,个别院校可能20000元

非全日制研究生

学费:一般比较贵,介于0.8万元至86.8万元之间。具体学费因专业而异,理工科专业的学费相对较低,而管理类专业如MBA、EMBA等则较高,部分学校的MBA学费甚至达到二三十万或更高。例如,北京大学MBA学费为188000元/年,清华大学EMBA学费为680000元/年,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非全日制学费为280000元/年

其他费用:统考报考费按各个地区的收费文件执行,复试考务费一般100元左右,教材资料费一般1000元~1500元,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费一般8000元~12000元

中外合作办学硕士

学费:通常较高,大约在5.8万元至52.25万元之间,学制一般为1.5至3年,换算成每年,学费大约在2.6万元至30万元之间

国际硕士

学费:跨度较大,因课程可能涉及国外学习项目,需要出国学习。学费范围在3.58万元至93万元之间,每年学费大约在3万元至10万元不等

高级研修班

学费:差异较大,因学制差异较大,短则几天,长则2~3年,学费在0.47万元至76.5万元之间不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