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朋友想报个人大法学硕士,刷到广告说不用考试就能读,结果一问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!"这是我上周在咖啡厅听到的真实对话。今天就带大家彻底搞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同等学力申硕这个项目,特别是咱们在职人员最关心的5个核心问题。

先说最关键的问题:这个文凭到底有没有含金量?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结业证和学位证都是学信网可查的。但要注意的是,单证(只有学位证)和双证(学历+学位)的区别。这个项目属于单证教育,适合需要学位评职称、考公务员特定岗位的在职人员,不适合需要学历认证的求职者。

报名条件说简单也不简单:必须有学士学位满三年,这点卡得很死。去年我同事小王本科毕业刚满两年就去咨询,直接被劝退了。但有个特殊通道——无学位者可以跟读,不过说一千,道一万申硕考试还是需要补上学士学位。

费用方面绝对是重点!别信那些"3万“抱过”"的广告,真实花费要算三笔账:

1. 课程费:38000元(可分两期)

2. 考试费:全国统考每科100元,校考每科250元

3. 论文指导费:8000-15000元

全程下来至少准备5万元,这还是能一次通过考试的情况。

上课方式这两年越来越人性化了。每月集中1个周末上课,北京校区可以线下听课,外地学员看直播还能回放。不过提醒大家,出勤率必须达到70%以上,千万别想着交钱就能混。

拿证难度方面,重点说三点:

1. 校考科目:法理学、宪法学、刑法学、民法学(开卷考试)

2. 全国统考:法学综合+英语(60分及格制)

3. 论文查重率要求≤15%

根据2023年数据,全程通过率在65%左右,英语底子差的建议提前半年准备。

亲情提示三个重要时间节点:

① 每年3月报名资格审查

② 5月全国统考

③ 12月论文开题

错过就要多等一年,这可是实打实的时间成本。

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详解

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详解

说到在职读研,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一直挺受关注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项目的课程安排,给想报名的朋友做个参考。

一、课程设计主打一个"实用"

人大这个法学项目,课程设置特别讲究"接地气"。既有《法理学》《宪法学》这些基础课打底,又有《民商法实务》《刑事法律前沿》这种实操性强的课程。最贴心的是安排了《法律文书写作训练》,手把手教你怎么写起诉状、答辩书这些工作中真能用上的东西。

二、上课时间灵活得很

周末班和假期集中班两种选择,特别适合上班族。去年认识个在检察院工作的朋友,就是靠每周六去人大上课,两年下来愣是没耽误日常工作。教室安排在人大明德楼,离地铁站就五分钟,对北京的朋友特别友好。

三、师资配置是真下本钱

教课的老师都是正经带硕士生的导师,有不少还参与过立法咨询。记得有次去蹭课,讲《合同法》的老师直接把刚判的典型案例拿来分析,比光讲理论有意思多了。课后还能加老师微信请教问题,这点挺难得的。

四、考试安排不算轻松但合理

每门课结束有小论文或开卷考,对了要过全国的统考。实话实说,想混日子肯定不行,但只要按时上课,考前老师划的重点认真准备,通过率还是挺高的。去年统考前,院里还组织了三天的重点串讲,确实能少走不少弯路。

五、到底适合哪些人报?

根据观察,报这个项目的主要有三类人:公检法系统的公务员、企业法务岗的职场人,还有想转行做法律工作的。有个做HR的学员说,学了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》之后,处理员工纠纷顺手多了,这就是现学现用的好处。

常见问题答疑

1. 学费现在涨到4.2万了,分两次交清

2. 申硕考试外语可以选考日语或俄语

3. 论文答辩可以选线上或线下形式

4. 往年的统考真题在学校图书馆能借到

5. 外地学员可以申请宿舍,不过得提前三个月预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