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高中学生想考国内大学?这三点必须提前准备!
很多家长在后台问我,"孩子读的国际高中,能参加国内高考吗?"这个问题其实每年政策都有调整。根据2024年最新政策,国际高中学生想考国内大学主要分三种情况,
1. 保留学籍的学生,有些家庭会同时注册普高学籍,这类学生可直接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高考。北京某国际高中张同学去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考入了上海大学,不过需要自行复习高考课程。
2. 纯国际课程学生,这类学生要重点关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、西交利物浦大学等,2024年新增了23个自主招生专业,对A-Level成绩单的认可度很高。深圳李同学用3门A☆成绩申请到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全奖。
3. 港澳台华侨生,很多家长不知道,国际学校学生如果满足华侨生身份要求,可以参加专门的联考。去年联考重点线比普通高考低80分左右,但需要提前4年规划身份。
我强调一点,今年教育部新规要求所有考生必须完成12年义务教育学籍备案。建议家长在初三阶段就要做好两手准备,定期到当地教育局确认学籍状态。武汉某国际高中今年就有3名学生因学籍问题错失高考机会。
国际高中保留学籍的三大注意事项
这两年选择国际高中的家庭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对“保留学籍”这事儿还迷迷糊糊。有的家长以为交了学费就能高枕无忧,结果孩子中途想转回普通高中,才发现学籍问题成了绊脚石。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,说说国际高中保留学籍必须盯紧的三个重点,帮大家提前避坑!
一、搞清学校政策,别光听招生老师说
国际高中分两种,一种是能挂国内学籍的“双轨制”学校,另一种是纯走国际路线的“无学籍”学校。报名前一定得问清楚,“咱家孩子能保留国内学籍吗?保留的话要满足啥条件?”
比如有的学校要求,
每年必须参加会考,至少及格
不能连续请假超过1个月
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进度要同步
千万别只听招生老师的口头承诺,直接让学校出书面说明。去年就有家长遇到学校临时改政策,差点耽误孩子高考报名,对了闹到教育局才解决。
二、材料准备要“双备份”,别拖到对了一刻
保留学籍要交的材料比普通高中复杂得多,建议专门建个文件袋,把下面这些收齐了,
1. 在读证明(中英文各3份,盖骑缝章)
2. 课程成绩单(每学期更新,注明学分转换规则)
3. 会考报名凭证(提前和原学籍校确认考试时间)
4. 休学/借读申请(部分地区要求家长手写签字)
我强调一点!所有材料扫描成电子版存网盘,原件锁保险柜。之前有个学生因为家里漏水泡烂了纸质材料,补办耽误了两个月,差点影响大学申请。
三、定期找班主任“对账”,别当甩手掌柜
国际高中班主任通常管着几十个学生,光靠老师主动联系根本不现实。建议家长每学期做三件事,
1. 开学第一周,确认本学期会考安排、课程学分是否录入系统
2. 期中考试后,核对成绩单是否有漏登错登
3. 寒暑假前,问清下学期的学籍审核时间
有个真实案例,学生明明修够了学分,却因为班主任忘记上传体育课成绩,导致学籍状态显示“不合格”。幸亏家长及时查到,连夜找教务处开证明才补救回来。
【结尾】
说到底,保留学籍就像给孩子的教育上个“双保险”,但千万别觉得交了材料就万事大吉。政策年年变,材料随时更,咱们当家长的多上点心,定期检查着点,才能让孩子在升学的路上走得更稳当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