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学校的官网是家长获取信息的第一窗口,但很多家长翻遍网页还是踩了坑。一朋友去年给孩子选国际初中时,发现官网上写着"全英文授课",开学后才发现除了英语课其他科目都是中文教学。今天就教大家怎么从官网里看出门道,避免吃哑巴亏。
第一要看课程认证。真资格的国际学校官网一定会展示CIS、WASC这类国际认证标识,就跟饭店挂卫生许可证一个道理。比如深圳某知名国际高中,官网首页最下方就挂着IBO官方授权码,这才是硬通货。
第二得盯紧师资比例。北京朝阳区某国际小学官网上写着"外教占比40%",细看教师名录才发现把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籍老师都算进去了。建议直接看欧美国家教师资格证(如QTS、PGCE)持有者数量。
第三注意学费明细。上海某国际初中官网上学费写着18万/年,实际缴费时发现还要交3万"校园建设费"、2万"素质拓展费"。正规学校官网会把所有收费项目做成表格公示,像广州某国际高中就把餐费、校车费、活动费写得明明白白。
现在很多学校官网都开通了VR校园功能,建议重点看三个地方,实验室设备的生产日期标签、图书馆外文书占比、运动场馆使用痕迹。这些细节可比招生老师说的实在多了。
国际学校课程体系怎么选
给孩子选国际学校,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体系到底怎么挑。IB、AP、A-Level、BC……名字听着都差不多,但实际差别大了去了!今天咱们就抛开专业术语,用大白话聊透这些课程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孩子。
一、先看三大主流课程,IB、AP、A-Level
1. IB课程,学霸的“全能训练营”
IB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“全面”,六大学科组(语言、社科、实验科学等)+三大核心项目(论文、社会实践、知识理论)全方位覆盖。说白了,它适合那些不偏科、时间管理能力强,且愿意接受高强度训练的孩子。
优势,全球认可度最高,申请欧美名校有优势
注意点,作业量极大,对英语写作要求高,理科难度相对平缓
适合学生,文理均衡发展,抗压能力强的“六边形战士”
2. A-Level,偏科生的“逆袭通道”
英国体系的A-Level课程允许学生自由选3-4门课,甚至能全部选理科。比如物理好的孩子可以专注数理化,避开文史类弱项。
优势,选课灵活,考试分多次进行,容错率高
注意点,单科深度大,想冲牛剑G5需要考到A☆
适合学生,有明显优势科目或偏科倾向的孩子
3. AP,美国大学的“抢跑神器”
AP严格来说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,而是美国大学先修课。学生通常在美高课程基础上加修AP科目,用于兑换大学学分。
优势,单科难度可自选,能体现学术特长
注意点,课程分散,需要自行规划科目组合
适合学生,目标美国Top 30,学有余力想提前修学分
二、小众课程也别漏看
1. 加拿大BC省课程
适合瞄准加拿大高校的家庭,平时成绩占比高,考试压力小。但要注意部分英国大学可能要求额外提供SAT成绩。
2. 澳洲VCE/WACE
对理科要求相对温和,语言环境更轻松,适合想避开“内卷”同时申请澳洲八大名校的孩子。
三、四个关键选择原则
1. 看留学目的地
美国方向优先AP/IB,英国认准A-Level,加拿大首选BC,澳洲考虑VCE,别让课程体系和目标国家拧着来。
2. 看孩子学习特点
坐得住实验室的选A-Level理科套餐,喜欢写论文搞调研的选IB,想单点突破的挑AP。
3. 看学校师资实力
别光看课程名头,重点考察学校在该课程上的师资稳定性。比如有的学校虽然开IB,但中文教师流动大,反而影响成绩。
4. 看家庭支持力度
IB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,AP可能需额外补习标化考试,评估自家能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再做决定。
四、“躲雷”攻略,别被这些误区带偏
误区1,“课程越难越吃香” → 招生官更看重成绩与申请方向的匹配度
误区2,“多国联申就要选IB” → A-Level同样可以申请美国名校(需搭配SAT)
误区3,“理科差只能选文科” → A-Level有70多门课可选,戏剧、心理学都能成为主科
学姐提醒一句,没有完美的课程,只有合适的组合。建议带孩子参加课程体验课,观察他们在不同课堂的真实反应——有时候一节经济学的案例讨论,比查三天资料更能看出孩子适合什么体系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