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学校学费是每个择校家庭绕不开的话题。笔者走访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30+国际学校,整理出这份最新费用诀窍,看完能少走三年弯路。
一、学费梯队分布
1. 第一梯队(25-35万/年),如德威、哈罗等老牌英式学校,提供IGCSE+A-Level课程,含马术、帆船等高端选修课
2. 第二梯队(18-25万/年),如万科梅沙、青苗等双语学校,采用IB或AP课程体系,实验室设备对标重点中学
3. 第三梯队(10-18万/年),本地名校国际部居多,保留中高考通道,适合犹豫是否出国的家庭
二、隐形费用聊聊
很多家长只盯着学费单,却忽略了,
校服费,英式校服全套8000+
研学费,海外课题调研2-3万/次
考试费,AP单科考试2000元
教材费,原版教材年均5000+
建议预留学费20%作为备用金
三、省钱妙招
1. 抓住3月插班季,部分学校免申请费
2. 选择集团办学,如诺德安达系校内转学享优惠
3. 关注校友推荐政策,最高可减5万
4. 公立国际部性价比突出,但需参加中考
四、择校别上当门道
某家长真实案例,选某知名美式学校后发现,标化考试辅导需额外付费,三年多支出12万。建议签约前重点问清,
是否包含标化培训
课外活动是否收费
大学申请指导是否单算
国际学校奖学金申请攻略
一、先摸清奖学金“门道”
国际学校的奖学金类型五花八门,主要分三类,
1. 学术类奖学金,拼成绩!适合“学霸型”孩子,比如学科竞赛获奖、标化考试(如托福、雅思)分数亮眼。
2. 特长类奖学金,靠“绝活”!比如体育、艺术、科技发明等领域的突出表现,学校会根据项目需求择优发放。
3. 助学金,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,需要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。
关键动作,
直接上学校官网查奖学金政策,或者打电话问招生办,别怕麻烦!
关注申请截止日期,有些学校分轮次,越早提交机会越大。
二、材料准备,细节决定成败
交材料不是“堆文件”,重点突出个人优势才能让审核老师眼前一亮,
成绩单,近两年的成绩(尤其是主科和英语),如果有国际课程成绩(如IGCSE、AP)更占优势。
推荐信,找班主任或专业课老师写,内容要具体,比如“某同学在机器人社团中独立完成电路设计”比“表现优秀”更有说服力。
个人陈述(重要!),别写“假大空”,用真实故事体现你的特点。比如,“为了准备模联比赛,我连续两周熬夜查资料,最终获得‘最佳代表’称号。”
作品集/证明,艺术生交绘画作品,体育生附比赛视频,科技类展示专利或项目成果,清晰标注时间、奖项级别。
“防坑”提醒,
所有材料翻译成英文后,找专业机构盖章认证;
检查文件格式!PDF命名用“姓名+材料类型”,别让老师翻半天找不到重点。
三、面试,真诚比套路更管用
奖学金面试不是考试,关键是让老师觉得“这孩子值得培养”。
常见问题,
“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?”(提前了解学校特色,比如某校重视环保,可以聊自己参加的公益植树活动。)
“未来三年想达成什么目标?”(结合奖学金类型回答,比如申请艺术类,可以说“希望举办个人画展”。)
加分细节,
着装干净整洁,不用非得西装革履;
主动提问,比如“学校对获奖学生有哪些支持计划?”显得你有长远规划。
四、别忽略这些“隐藏加分项”
1. 社群贡献,担任过学生会干部、组织过志愿活动,能体现领导力和责任感。
2. 跨文化经历,参加过国际交流、海外夏校,适应力强的学生更受青睐。
3. 家庭支持,部分学校会面试家长,提前沟通好教育理念,避免回答“全靠孩子自己”。
五、实操小技巧
如果第一次申请失败,可以礼貌询问原因,下次针对性改进;
多投几所学校,但别“广撒网”,优先选择和孩子特长匹配度高的;
保持和学校的联系,比如节日发送邮件更新近期成就(别太频繁)。
学姐提醒一句,奖学金申请拼的是“长期积累”,临时抱佛脚很难成功。早点规划,稳扎稳打,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充分的人!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