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国际高中时,最头疼的就是三大课程体系到底怎么选。作为“老江湖”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,看完这篇你绝对能少走弯路!
先说最火的IB课程,这就像"全能型选手套餐"。学生要修6个学科组,还要完成论文和社会实践。北京某国际学校李老师告诉我,"去年我们IB班有个学生,为了完成CAS活动,愣是把学校食堂的菜谱翻译成了英文版。"适合那些文理均衡、时间管理强、愿意接受全方位锻炼的孩子。
AP课程则是典型的"单科王者模式",上海某AP班家长分享,"我家孩子物理拿了5分,直接抵了大学8个学分!"但要注意的是,AP本身不是完整课程体系,需要搭配高中文凭课程使用,比较适合有明确专业倾向的学霸。
A-Level就像"精品定制套餐",学生通常选3-4门主攻方向。广州某国际高中校长透露,"去年我们有个文科生,专攻历史、文学、艺术史三门,成功申到剑桥人文学院。"特别适合偏科严重但某几科特别拔尖的学生。
具体怎么选?记住这三点,一看孩子特点,二看留学方向,三看学校师资。比如想去美国,AP和IB都行;目标英国,A-Level更对口。北京某留学机构顾问提醒,"千万别跟风选IB,去年有个数理强的孩子硬选IB,结果文学论文差点没写完。"
说一千,道一万给大家提个醒,三大课程没有绝对优劣,关键看适配度。就像买鞋,合脚最重要。建议带孩子去学校开放日,实地感受课程氛围再决定。
国际学校三大课程体系哪个容易拿高分?
IB课程,全面但压力大
IB课程以“全面培养”著称,学生需要从6大学科组(语言、社科、实验科学、数学、艺术等)中各选一门课,外加核心课程TOK(知识理论)、EE(拓展论文)和CAS(社会实践)。满分45分,单科7分制,总分达到38分以上就算高分。
IB拿高分的难点在于“不能偏科”。比如理科生必须学文科课程,文科生也得啃数学,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。不过IB的评分并非完全依赖考试,内部评估(IA)占每科成绩的20%-30%,平时作业认真完成能拉高总分。适合学习能力强、时间管理好的学生。
A-Level,专精一两门,刷分机会多
英国A-Level课程的特点是“深度大于广度”。学生通常只需选3-4门课,两年内专注学习这些科目。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,成绩从A到E分级,单科A率约10%-20%。
A-Level的优势在于“允许重考”。每年有多次考试机会(如爱德思考试局一年三考),学生可以反复刷分,用最好成绩申请大学。比如数学、物理等理科科目,知识点固定,通过刷题容易冲高分。文科类科目如历史、英语文学,对写作和分析能力要求高,拿A☆难度较大。
国内很多学生选择“理科A-Level组合”(数学+物理+化学),这类科目客观题多,评分标准明确,是公认的“高分友好型”选择。
AP,单科难度大,但5分率有规律
AP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,严格来说不算完整的高中体系,但常被国际学校用来搭配校本课程。AP单科满分5分,4分以上算优秀。全球平均5分率约15%-20%,但不同科目差异巨大。
容易拿5分的科目集中在理科和经济学。例如,微积分BC(40%+的5分率)、物理C力学(35%左右)、微观/宏观经济学(20%左右)。这些科目知识点固定,考试套路明显,适合擅长应试的学生。
文科AP如英语语言、美国历史等,对阅读量和写作要求极高,5分率通常低于10%,非母语学生慎选。
AP可以自由选课,学生只需考自己擅长的3-5门,避开短板科目,这也是它“容易出分”的原因之一。
怎么选?看个人情况
求稳冲高分,A-Level理科组合(数学+物理+经济/化学)压力较小,考试机制灵活。
偏科但能力强,AP选3门5分率高的理科,集中突破。
全能型选手,IB虽然难,但38分以上的成绩在申请顶尖大学时更有优势。
学姐提醒一点,所谓“容易拿高分”的前提是匹配个人能力。理科生硬啃IB英语文学可能适得其反,而文科高手强攻AP物理C也会痛苦。选课前不妨先试听课程,或者做几套真题感受难度,再决定方向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