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潭国际高中作为本地老牌国际学校,近年话题度一直很高。今天咱们不聊虚的,直接上干货——用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,带你看清这所学校的真实情况。
第一问,课程到底“国际”在哪?
青潭采用A-Level+校本课程双轨制,理科实验班是招牌。和普通高中最大的区别是英语授课比例,高一60%,高二80%,高三全英文教学。不少家长反馈,孩子入学半年后看原版教材基本没压力,但数学课会穿插中文讲解,这点对基础弱的孩子很友好。
第二问,学费贵得有没有道理?
今年学费涨到18.8万/年,含基础课外活动。但要注意三个隐形支出,①海外考试费(AP/雅思等)年均2-3万 ②特色课程如机器人编程另收1.5万/学期 ③海外研学强制参加,美东线12天就要4.2万。不过学校奖学金覆盖面扩到了30%,年级前十能免一半学费。
第三问,升学率有没有水分?
2023届毕业生87人,72人进入QS前100大学。要重点看“牛剑藤校”录取——去年拿下1枚剑桥、3枚帝国理工。但家长群里有句话很实在,“申上G5的,基本都是初中就在国际体系读的娃。”建议参考分班情况,直升班和校外考进来的学生,升学去向确实有差距。
走访时碰到个初二家长算账特别实在,“要是初中没在国际体系,高中突然转轨,光适应全英文教学就得耗掉半年,不如初中先读双语学校过渡。”这话确实点出关键——选择国际高中不能只看学校名气,更要看孩子现有的学习轨迹是否匹配。
青潭国际高中入学考试真题汇总
每年都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关注青潭国际高中的入学选拔。作为一所以学术严谨和国际化视野著称的学校,它的考试内容一直备受瞩目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场考试的特点,结合部分往届题目,给准备报考的同学一些实用建议。
一、考试科目与基本构成
青潭国际高中的入学测试主要分为三大板块,语言能力、数理逻辑和综合素养。
1. 语言能力包括中英文阅读理解、写作,重点考查学生对复杂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。比如去年的一道英文题,要求根据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,用200词阐述个人观点,并给出解决建议。
2. 数理逻辑部分涵盖初中数学核心知识点,但题型更灵活。例如前年考过一道几何题,将传统证明与实际问题结合,让学生计算校园内一座雕塑的投影长度。
3. 综合素养主要通过小组讨论或短篇论述题,观察学生的思辨能力。曾有题目给出“社区垃圾分类推行困难”的场景,让考生提出可行性方案。
二、真题实例与解答思路
英语阅读题示例
题目节选了一段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报道,后附问题,“作者对AI未来发展的态度是乐观还是保守?请引用原文依据说明。”
“上岸人”建议,这类题切忌主观臆断,一定要回到原文找关键词。比如文中如果出现“potential challenges require cautious steps”,说明作者态度偏向审慎,答题时需结合类似表达展开分析。
数学应用题示例
“某班级学生用手机时长数据呈正态分布,平均每天3小时,标准差0.5小时。求随机抽取一名学生,使用时间超过3.5小时的概率。”
解题关键,先明确正态分布的68-95-99.7法则,3.5小时处于均值+1个标准差位置,对应概率约为16%。这类题需要熟记基本统计学规律。
三、高效备考的几点建议
1. 吃透课本基础,适当拓展延伸
数学部分虽题型灵活,但核心仍是方程、函数、几何等知识点。建议先梳理初中知识框架,再针对性练习跨学科应用题,比如用代数解决经济问题,或用统计知识分析社会现象。
2. 提升信息提炼能力
语言类题目中,快速抓取关键信息是关键。平时可多练习速读新闻时评,尝试用三句话个人觉得作者观点,再对照原文查漏补缺。
3. 关注社会热点,积累素材库
综合素养题常结合当下热点,如环保、科技伦理等。建议每周整理一个话题的正反方观点,并用自己的话复述。例如“线上教育的利弊”,可从教育资源公平性、学习效果等角度切入。
4. 模拟真实考场环境
找几套往届题目,严格按考试时间完成。重点训练时间分配——比如写作题留足30分钟,避免因小题目耗时过多导致大作文仓促收尾。
四、考场发挥小技巧
审题时划出关键词,比如数学题中“整数解”“保留两位小数”等要求,容易因粗心丢分。
写作先列提纲,用前2分钟确定文章结构,避免中途跑题。
遇到难题先跳过,所有科目均有基础题和拔高题,保证会做的题目不失误,再回头攻克难点。
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正在准备的同学们。青潭国际高中的考试注重扎实功底与思维活跃度相结合,保持平常心,扎实复习,相信大家都能发挥出理想水平!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