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作为国际教育高地,聚集了全国1/3的国际高中。但家长在择校时常常陷入误区,有的盲目追求IB课程,结果孩子跟不上;有的被高额奖学金吸引,却忽视师资稳定性;还有的把国际高中当"避风港",说一千,道一万发现管理比公立更严格。
选择国际高中要注意三个核心要素,
1. 课程匹配度更重要,领科主打A-Level适合理科生,平和IB强调全面发展,WLSA美高课程对接美国方向。去年有位理科尖子生转读IB后成绩下滑,不得不转回A-Level体系。
2. 升学数据要细看,某校宣传90%进入TOP50大学,实际包含大量合作院校。建议查看具体录取名单,包玉刚每年公布详细录取结果值得参考。
3. 隐性成本要计算,除20-30万/年学费外,暑期研学、竞赛培训等附加支出可能高达10万。浦东某国际高中家长群统计显示,三年实际花费平均超百万。
实地考察时重点关注两点,外教流动率(低于30%为佳),学生作业展示墙(能直观反映教学成果)。今年春季开放日,闵行某校展示的学生科研项目已获国家专利,这类实际成果比宣传册更有说服力。
上海国际学校真实学费清单
说到上海的国际学校,不少家长第一反应就是“贵”。但到底有多贵?除了学费,还有哪些隐形开销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,给正在考虑的家长一份实实在在的参考。
学费,大头在这里
上海的国际学校分梯队,不同档次价格差得挺明显。第一梯队的比如包玉刚、惠灵顿,高中部学费直接飙到35万-40万一年,这还不算其他费用。第二梯队的耀华、诺德安达这类,一年25万-30万左右。要是选双语学校或者新开的国际部,15万-20万也能找到选择。
幼儿园阶段反而更夸张,像惠灵顿幼儿园一年28万起步,有些蒙特梭利体系的国际园甚至超过30万。说白了,越小的孩子人均成本越高,这点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。
注册费,进门先交钱
报名时得先交一笔注册费,基本在3000-8000元之间,而且这钱交了是不退的。比如德威收5000元,协和双语收3000元。有些学校还会搞入学评估费,测评个英语数学啥的,再收个千把块。
校服费,别小看这笔
国际学校的校服可不止一套。正装、运动服、冬季大衣,再加上领带徽章这些配件,随随便便七八千。上海美国学校(SAS)的校服套餐直接标价9800元,耀中也要6000多。孩子长得快,过两年还得重新买,这笔钱得算进长期开销里。
活动费,看不见的窟窿
学校组织的海外研学、夏令营才是真烧钱。去趟英国两周的夏校,收费3万起;美国NASA太空营这类项目更贵,五六万都正常。还有平时马术、高尔夫这些“高端”选修课,单节课300-500元是常态。有个读惠灵顿的家长跟我说,光课外活动一年就花了小十万。
教材费,原版书贵过iPhone
全英文教材的价格能吓一跳。一本AP物理课本800多,IB课程的全套教材买下来得四五千。上海某IB学校家长群里吐槽,光买书就花了六千多,这还不算每年更新的练习册。有些学校会强制购买电子设备,比如要求统一用苹果电脑,又是万把块支出。
其他杂费,蚊子腿也是肉
班车费按距离算,每月800-2000元不等;午餐费每天50-80元,一年下来又是小一万;还有每年的保险费、图书馆押金、毕业年会的礼服钱...七七八八加起来,轻松突破两万。浦东某国际学校家长算过账,这些“零碎钱”一年花了3.2万。
实话实说
看完这些数字,估计不少家长要倒抽凉气。但说实话,选国际学校不能光看价格,关键得看钱花得值不值。比如外教流动性大的学校,哪怕便宜也不建议去;有些老牌学校虽然贵,但升学历届成绩稳定,校友资源也丰富。建议多跑开放日,和在校家长聊聊,比光看学费数字靠谱。
另外区域差价挺明显。青浦、闵行的学校整体比浦东便宜10%-15%,嘉定新开的学校常有优惠活动。现在不少学校还推出奖学金制度,学术成绩好的或者有特长的,能减免30%-50%学费,这个信息很多家长不知道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