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一位家长私信,"孩子在XX国际高中读三年了,现在突然不想出国怎么办?"这可不是个别现象。据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3年选择国内升学的国际高中生较去年增长17%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新鲜事儿。

先说个真实案例。广州的小明在国际高中读IB课程,原本计划去加拿大,结果疫情后家里经济吃紧。孩子自己倒想得开,"现在国内985大学也有英文授课项目,我雅思7分还能免修英语课呢!"

第一条路就是参加普通高考。别觉得国际课程派不上用场,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,去年就有12个学生用AP成绩申请了港澳高校的自主招生。不过要注意,有些省份要求必须参加会考才能获得普高毕业证。

第二条出路是职教高考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去年就录取了23个国际高中毕业生,他们的西餐工艺专业特别欢迎有海外课程背景的学生。张同学就是典型案例,他在国际高中学的酒店管理,现在在深职院跟着米其林大厨学手艺。

第三条冷门但实用的选择——创业孵化。杭州某国际高中跟阿里巴巴合作开设"青创班",直接对接跨境电商资源。17岁的小美靠在学校学的商业策划课,已经开起了自己的潮牌网店。

第四条路是中外合作办学。上海纽约大学、昆山杜克这些学校,既有国际化的教学环境,又能拿国内认可的学历证书。关键是学费比出国便宜一半,还能随时回家喝妈妈煲的汤。

对了这条很多家长不知道,部分国际高中本身就有国内学籍!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国际部,学生毕业时能同时拿到普通高中毕业证和IB文凭,进可攻退可守。

别忘了,今年教育部新规要求,选择国内升学的国际高中生,必须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完成学籍认证。建议家长提前准备好初中毕业证、中考成绩单、三年完整成绩报告等材料。

国际高中读三年要花多少钱?家长必看费用清单

国际高中读三年要花多少钱?家长必看费用清单

一、学费,大头在这儿

国际高中的学费绝对是开支里的“重头戏”。一线城市的知名学校,比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一年学费普遍在20万-30万之间;二线城市如苏州、成都,价格稍微友好些,大概15万-25万。如果是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,价格可能再高10%-20%。

不过,学费里一般已经包含了基础课程、外教工资和部分活动费用,家长交钱前一定问清楚,课外竞赛、国际考试报名费包不包?很多学校这些是另算的。

二、住宿和伙食,别小看这些零碎

大部分国际高中要求住校,一线城市宿舍费每年3万-6万,四人间到双人间价格差得挺多。伙食费按学校食堂标准,一个月1500-2500算是常态。如果孩子常点外卖或周末聚餐,这块开销还得往上加。

三、教材和考试,隐形烧钱坑

原版教材贵过口红!一本理科课本动不动三四百,三年下来光买书可能就得花5000-8000

再说考试,AP、A-Level、IB每科考试费从1000-2000元不等,考个五六门很正常。要是补考或者刷分,钱包又要瘦一圈。雅思托福更狠,单次报名费2000+,考两次就是一部手机钱。

四、课外活动和补习,自愿但烧钱

国际高中动不动组织海外研学,去趟美国实验室交流十天,少说3万-5万;模联、商赛这类活动,报名费加差旅费也要5000起

更扎心的是补习班——IB数学难?SAT词汇多?校外找名师补课,一小时800-1500的行情,三年下来补课费够买辆小轿车了。

五、其他杂项,蚊子再小也是肉

校服费,3000-6000元(西装礼服、运动服全套)

保险,1000-2000元/年

电子设备,笔记本电脑+平板,1.5万起步

零花钱,每月1000-3000元(交通、社交、生活用品)

六、怎么省钱?“懂行的人”的血泪经验

1. 提前规划课程,避免盲目选课导致补考费

2. 教材买二手,毕业生群、二手平台能捡漏

3. 关注学校合作资源,有些竞赛培训校内免费

4. 盯紧汇率波动,用外币交考试费时能省则省
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,国际教育确实烧钱,但光看数字会吓着自己。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三年预算表,把必要支出和弹性开销分开列。比如北京某家长分享的经验,“学费住宿咬牙扛住,但周末看电影改在家刷剧,一年能省两万块。”

(附,各地热门国际高中2023年收费对比表,关注后私信“费用表”免费领取)

记住,钱要花在刀刃上——与其焦虑总开销,不如早点帮孩子明确方向,少走弯路就是最大的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