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家长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"选国际学校就像选学区房,既要看地段又要看性价比"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所连续7年稳居胡润百学榜首的包玉刚国际学校,用大白话把家长最关心的学费、课程、招生那些事儿说清楚。
先说学费这个重头戏。国际小学部一年26.2万,初中涨到28万,到了高中阶段直接跳到32万。这个价格在上海国际学校梯队里算是中上游,但别忘了还有校车费、餐费、活动费这些"隐藏消费"。建议家长按学费的20%准备额外支出,比如初中生每年实际花费可能接近34万。
课程设置才是包玉刚的杀手锏。小学部用上海课程+国际元素打基础,到了初中开始引入IGCSE课程,高中直接上IBDP项目。最特别的是他们的"学院制",把不同年级学生混编成四个学院,每周都有跨年龄段的主题活动,这个设计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特别管用。
转学插班要盯紧这三个时间节点:每年12月开放春季插班申请,3月启动秋季招生,6月有补录机会。别忘了想转学的家长,五年级和九年级这两个学段基本不招插班生,千万别卡着这两个时间点碰运气。
说说在读家长的真实反馈。浦东校区的张妈妈提到:"学校对电子设备管理特别严,初中生每天只能用1小时手机。"而松江校区的李爸爸则吐槽:"校车路线覆盖不够广,家住外环的得自己接送。"
说一千,道一万给个实用建议:如果孩子英语水平没达到同龄母语者水平,可以考虑先读包校的暑期衔接班。这个6周的课程不仅帮孩子适应全英文教学,还能提前熟悉校园环境,去年参加过的学生9月入学后适应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新生。
包玉刚国际学校入学考试要准备哪些材料?
一、基础材料:一个都不能少
1. 身份证明
学生本人户口本/护照复印件(原件备查)。
如果孩子有港澳台或外籍身份,需提供对应的居住证明或签证页。
2. 学籍信息
两年的在校成绩单(中英文版本都要)。包校很看重学术能力,成绩单最好盖学校公章,翻译件找正规机构或学校出具。
如果孩子转过学,需额外提交原学校的转学证明。
3. 推荐信
一般需要1-2封,班主任或学科老师的推荐信优先。内容要具体,比如孩子的学习习惯、性格特点、特长等。
如果是申请高年级(如9年级以上),建议找课外活动导师或竞赛指导老师再写一封,突出综合能力。
二、核心材料:展现孩子的“软实力”
1. 个人陈述/自荐信
不是简单罗列奖项,重点写孩子的成长故事!比如:“参加社区义工的收获”“坚持三年的兴趣如何影响自己”。
低年级家长可以代笔,但语言要口语化,避免“高大上”的空话。
2. 作品集或证书
艺术类:绘画、乐器考级证书、演出视频(5分钟以内)。
体育类:比赛获奖证明、教练评价。
学术类:奥数、STEM竞赛证书等。
注意: 别一股脑全交!挑含金量高的,按类别整理成PDF,文件名标注清楚。
3. 家长陈述
包校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理念。简单说就是:你家怎么教育孩子?为什么选包校?
建议结合学校官网的价值观(比如全人教育、中西融合),用实际例子说明匹配度。
三、考试相关:提前摸清流程
1. 入学考试内容
笔试:英语、数学(全英文出题),低年级可能有简单逻辑测试。
面试:学生单独面+家长面。学生侧重表达能力和性格,家长问题通常围绕教育观。
2. 报名表与考试费
官网下载报名表,填写时注意中英文信息一致。
考试费根据年级不同约2000-3000元,缴费后保留凭证。
四、加分细节:别人不说的门道
提前预约访校:包校开放日名额紧俏,官网定期更新。实地参观后,家长陈述会更“有料”。
材料提交时间:尽量避开截止前3天的高峰期,系统容易卡顿。
特殊需求提前报备:比如孩子有过敏史、需要考试协助,一定邮件或电话提前沟通。
学姐提醒一句:材料准备不是临时抱佛脚,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整理。尤其是推荐信和成绩单,遇上学校放假或老师出差,很容易耽误时间。如果拿不准某份材料要不要交,记住一个原则——宁可多交,别漏交!
(完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