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家长私信:"想给孩子转国际学校,新英才到底好不好?"作为实地探访过北京5所国际学校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童鞋们儿唠唠新英才国际学校那些家长最关心的事儿。
先说硬件设施这块,新英才的校园是真够大。小学部有专门的乐高教室和绘本馆,初中部的实验室能让孩子动手做火箭模型,高中部更绝——去年刚建了模拟联合国会议室。但光看硬件可不够,关键得看课程设置。小学部每周有3节外教戏剧课,初中开始就能选第二外语,到了高中直接对接A-Level和AP课程,这点确实比很多国际学校实在。
家长最纠结的学费问题,我专门要了最新价目表。小学部一年18万含餐费,初中22万含实验材料费,高中26万含标化考试辅导。跟朝阳区其他国际学校比,属于中等偏上价位。不过他们家有个"英才奖学金",去年有12个孩子拿到了全额学费减免,具体申请条件我整理在文末了。
再说说家长们容易踩的坑:
1. 别光盯着升学率看,去年96%的毕业生进世界前100大学不假,但要注意艺术类院校也算在内
2. 英语基础弱的孩子慎选,初中部数学课已经是全英文授课
3. 周末社团活动不是选修是必修,嫌麻烦的家长要三思
4. 校车路线覆盖朝阳海淀,但大兴和通州的得自己接送
食堂这块必须夸夸,每周二供应现烤羊排,初中部家长群里天天晒娃的"光盘照"。不过宿舍是4人间,想要单间的得额外加钱。新开的击剑馆和陶艺工作室挺受欢迎,建议报名时优先选这些特色课。
说到师资,高中部的化学老师Dr. Smith是剑桥毕业的,带出过3个国际奥赛金牌。但家长要注意外教流动问题,去年小学部换了2个西班牙语老师,好在有3个月过渡期。
说一千,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:要是拿不准主意,他们家每月第三个周六有体验日,能跟着学生上半天课。我上次去正好碰上小学部的"蚂蚁观察课",孩子们戴着放大镜在草坪上做记录的样子,可比在普通学校背书生动多了。
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多少?新英才家长晒出真实账单
一、学费只是冰山一角
以北京某知名国际学校为例,小学部一年的基础学费大约在18万-25万元之间,初高中则普遍在25万-35万元区间。但千万别以为这就是全部——有位新英才家长去年晒出的账单显示,孩子全年总花费接近40万,其中学费只占60%左右。
比如她家孩子参加的海外研学项目,10天的英国文学之旅就花了3.8万元;每周两次的马术课,一年下来2万元起步;再加上冬令营、国际竞赛报名、专属教材等杂项,这些“附加项”轻轻松松就能超过学费本身。
二、这些隐性支出要注意
1. 吃住行刚需
走读生每天校车费约5000元/年,住宿生则需额外支付3万-6万元/年的宿舍费。食堂餐标每天50-80元,一年按200天算又要1万起步。
2. 装备投入
国际学校标配的校服套装(含运动服、正装、礼服)普遍要6000元以上,IB课程专用的电子设备、实验器材等又是一笔开销。
3. 考试培训
到了高年级,AP/IB/A-Level每科考试费约1500元,托福雅思培训每小时300-500元,申请季的文书润色服务更是按字数收费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支出。
三、地域差异比想象中大
北京、上海的国际学校费用领跑全国,同类课程比广深地区平均高出15%。二线城市如成都、南京的国际部性价比相对较高,小学阶段15万左右就能覆盖主要费用。但要注意的是,部分学校会收取一次性建校费(3万-10万元不等),这笔钱往往不包含在年度学费里。
四、家长的真实账本
来看新英才家长王女士的2023年明细:
学费:22万元(G6年级)
住宿+餐饮:4.5万元
加拿大科学竞赛集训:1.2万元
暑假NASA太空营:4.8万元
专属升学顾问:3万元/年
学术期刊订阅+电子资源:8000元
乐器私教课:2.4万元
“这还没算临时参加的模联会议、突然增加的实验材料费。”王女士坦言,“真正读下来才发现,学校公示的学费更像‘基础套餐’,个性化需求越多,支出越不可控。”
五、值不值得看个人
有家长觉得国际学校的双语环境、探究式学习物有所值,也有家庭发现传统名校国际部性价比更高。关键要看两点:
1. 家庭年收入是否能轻松承担1.5倍于学费的总支出
2. 孩子是否真正适应项目制学习、自主研究的学习模式
说到底,国际教育不是“越贵越好”,北京某家长说得实在:“我们家孩子喜欢动手做实验,学校有3D打印工作室和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,这笔钱花得心甘情愿。但要是冲着‘贵族学校’的名头硬上,真没必要。”
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供分期付款方案,部分还设立奖学金制度(学术类最高可达学费的50%)。建议家长实地考察时重点问清三点:是否有额外强制收费项目、课外活动是否计入学费、历年毕业生升学走向是否与投入成正比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