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升学季,苏州家长圈里总绕不开一个话题:国际学校到底怎么选?今天咱们就拎出中加枫华国际学校这个老牌选手,像街坊邻居拉家常一样,掰开揉碎了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那些事儿。
先说说这个学校的底子。人家可是正经拿了加拿大BC省和江苏省双认证的,光办学资质这块就比某些挂名"国际学校"的靠谱。教学楼里走一圈,中英文标识都是标配,最让我意外的是食堂窗口居然贴着营养师每周搭配的菜单——这对天天操心孩子吃饭的家长太友好了。
课程设置这块玩的是真混搭。小学部把加拿大彩虹阅读计划和苏州本地教材揉在一起,初中开始上衔接课程,到了高中直接分加拿大方向和艺术特色班。去年有个毕业生跟我聊,说他们做物理实验用的器材跟加拿大高中一模一样,这点对以后要出国的孩子特别实用。
关于大家最揪心的学费问题,我专门扒拉了三年的账单。幼儿园一年8万打底,小学涨到12万,初高中基本在15-18万区间。不过学校给的奖学金也实在,去年光是BC课程班就发了30多个全额奖学金,这点比某些死贵的民办校厚道。
师资这块要重点说说。外教都是持证上岗不说,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所有中方老师办公室都挂着个"今日英语值班"的牌子,据说这是逼着老师练口语。上周去蹭了节地理课,外教带着孩子们用谷歌地球做苏州古城保护方案,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开眼界。
对了给个实在建议:要是拿不准主意,挑个开放日带孩子去转转。上次我去就看到有家长带着测分贝仪来看宿舍隔音,还有家长在操场掐表算阳光照射时间。选学校这事就跟买房子似的,多看多比较总没错。
苏州国际学校实地探校:中加枫华食堂竟吃出家乡味?
一、 推开食堂门就像进了美食城
3000多平的食堂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学校食堂的刻板印象。明档窗口一字排开,玻璃橱窗里挂着油亮亮的烤鸭,不锈钢餐台上码着整整齐齐的苏式汤包,蒸笼里腾起的热气裹着肉香直往人鼻子里钻。最绝的是每个窗口上方的小黑板——"山西刀削面今日供应"、"重庆小面加麻加辣"、"广式烧腊买一送一"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哪个美食广场。
二、 八大菜系轮着来 每周菜单不重样
跟食堂张师傅聊天才知道,这里光持证厨师就有二十多个,有以前在五星酒店掌勺的粤菜大厨,也有专门从兰州请来的拉面师傅。每周三的"家乡菜日"最让学生们期待,上周做的是东北锅包肉配粘豆包,这周预告说要上湖北莲藕排骨汤。来自成都的小王同学说:"上次吃到老妈蹄花的时候,差点以为厨师偷了我家菜谱!"
三、 阿姨打菜不手抖 家长偷偷来蹭饭
中午11点半,穿校服的学生们抱着饭盒涌进食堂。打饭阿姨的"职业病"在这里完全看不见——酸菜鱼的鱼肉堆得冒尖,糖醋小排按根给,窗口还贴着"米饭不够免费添"的告示。听说有些走读生的家长会特意掐着饭点来,就为打包两份现包的蟹粉小笼。来自温州的李妈妈笑着说:"孩子在这上学半年,回家居然嫌我做的梅干菜扣肉不够正宗!"
穿过飘着葱油香气的过道,几个金发碧眼的外教正熟练地用筷子夹生煎包,旁边的本地学生教他们"要先咬个小口喝汤汁"。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,食堂里的喧闹声中,隐约能听见天南地北的方言在聊着今天的数学测验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