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家长私信咨询华茂国际学校的情况,作为在宁波实地探访过3次的"教育踩坑专业户",今天我就把家长们最关心的学费、课程、师资这些干货一次性说透,手把手教你避开择校那些坑!

先上硬核数据:华茂国际学校小学部学费8.8万/年,初中直升班10.2万/年,国际高中IB课程14.6万/年。这价格在宁波国际学校里属于中等偏上,但人家确实有硬实力——初中部连续5年包揽英国数学挑战赛金奖,高中部去年出了个牛津录取生。

课程设置这块特别有意思,小学部玩的是PYP+校本课程的组合拳。我亲眼见过二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用乐高搭建自动灌溉系统,数学课用超市采购游戏学统计。初中开始引入IGCSE预备课程时,会按学生兴趣分科创班和人文班,这点比很多一刀切的学校强。

要说最容易被忽略的坑,当属"直升“绊子”"。很多家长冲着12年一贯制报名,但要注意初中升高中时仍有30%淘汰率。去年就有家长跟我吐槽,孩子小学读得好好的,到初二突然被告知可能无法直升,急得全家抓瞎。建议提前了解直升标准,别被"一贯制"三个字忽悠了。

师资方面有个冷知识:外教平均在校时间4.2年,这在国际学校圈里算很稳定了。但要注意艺术类课程多是兼职教师,想走艺术方向的孩子可能要额外找机构辅导。食堂每周三的宁波汤圆是一绝,不过西餐部汉堡确实比不上专业快餐店。

给准备报名的家长三个实在建议:1.一定要参加校园开放日的体验课 2.找在校家长要一份课外活动清单 3.提前半年准备英语能力。去年有个孩子面试时因为听不懂"show your thinking process"直接被刷,实在太可惜。

对了说个暖心细节:学校图书馆专门设了家长阅读区,等孩子下课的时候翻翻教育书籍,比刷手机强多了。上次看到本《国际学校家长生存手册》,差点笑出声——原来大家焦虑的点都差不多。

华茂国际学校入学考试难度如何?附历年真题汇总

华茂国际学校入学考试难度如何?附历年真题汇总

说到华茂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,不少家长和孩子第一反应就是“难”。但具体难在哪儿?是不是所有孩子都hold不住?今天咱们就抛开套路,用大白话聊聊真实情况,顺便扒一扒往年的考题,给准备报考的家庭一点参考。

一、考试整体难度:分人,但确实有门槛

华茂的入学考试分笔试和面试,主要考英语、数学,外加综合素质观察。实话实说,和普通公立学校比,它的英语部分要求高出一大截。比如,初中部的英语笔试会涉及长篇文章阅读和议论文写作,词汇量要求接近高考水平。有的孩子如果从小没接触过国际课程或原版阅读,可能会觉得吃力。

不过也别慌!数学难度相对“友好”,题目范围以国内大纲为主,但题型更灵活。比如会考一些结合生活场景的应用题,或者用英文出题,需要孩子同时理解数学逻辑和英语表达。

二、各科具体考什么?直接上“真题”例子

1. 英语:阅读和写作是重头戏

往年的一道经典题是给一篇800词左右的科普文章(比如气候变化主题),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阅读理解(选择题+简答),并写一篇200词左右的评论文。重点不仅是看懂,还得能提炼观点、表达自己的看法。

口语面试环节更看重交流的自然度。比如老师可能会问:“如果你能发明一个东西,你会发明什么?为什么?”这时候答案有没有创意不重要,关键是表达清晰,能聊下去。

2. 数学:中英双语题是特色

某年的初中入学题里出现过这样的题目(中文大意):“一个长方形花园,长比宽多5米,周长是50米,求面积。”看似简单,但换成英文题干,有的孩子可能会卡在“perimeter”“area”这些术语上。

3. 面试:别背答案,真诚更重要

小组讨论环节曾出过题目:“如果学校要组织一次公益活动,你们小组会怎么策划?”考官主要观察孩子的团队协作、表达逻辑,甚至怎么处理不同意见。有家长反馈,孩子因为太想表现自己,不停打断别人发言,反而被扣分。

三、怎么准备?抓住这几个关键点

1. 英语积累要“早”且“实”

别光刷题,多读英文原版杂志(比如《Time for Kids》)、看TED演讲,培养快速抓重点的能力。写作可以每周练一篇议论文,主题围绕科技、教育等国际学校常考话题。

2. 数学别忽视“双语转换”

熟悉数学术语的英文表达,比如equation(方程)、probability(概率)。平时做练习时,可以尝试把中文题翻译成英文,再自己解答。

3. 面试准备:多练日常话题

与其死记硬背“高大上”的回答,不如平时多和孩子讨论社会热点。比如晚饭时聊聊:“你觉得学校该不该禁止手机?”这种练习能培养即兴表达的逻辑。

4. 真题一定要模考

找近三年的考题掐时间做一遍,尤其是英语部分。很多家长反馈,正式考试时间比平时校内考试紧,模考能帮孩子适应节奏。

四、家长常见误区提醒

“国际学校数学简单,不用重视”:华茂的数学虽然难度中等,但英文题干和思维题容易拉分,基础不牢的孩子可能会吃亏。

“面试要找培训机构包装”:考官经验丰富,能一眼看出“背答案”的痕迹。自然、自信的状态比完美答案更重要。

“考前冲刺单词量”:临时抱佛脚不如长期积累,突击背的词汇很难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。

对了,关于华茂考试的难度,用一位在读家长的话说:“难不难,得看孩子适不适合。平时爱阅读、思维活跃的娃,反而会觉得这里的考试比‘刷题型’学校更有意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