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在深圳从事教育咨询8年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给大家说说深圳国际教育的那些事。帮朋友家孩子选校时发现,很多家长在选国际学校时容易踩三个坑:一是被高大上的校名忽悠,二是误判孩子的适应能力,三是低估了隐性费用。下面这份最新整理的择校门道,建议收藏备用。
一、深圳国际学校现状
目前深圳共有37所正规国际学校,其中福田区聚集了深外国际部、贝赛思等9所头部学校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3年新增的深圳前海哈罗礼德和爱文学校龙华校区,让低龄段(小学部)学位竞争更加激烈。
二、家长常犯的3个误区
1. 以为外教多就是好学校(实际要看外教资质和稳定性)
2. 盲目追求IB课程(其实AP课程更适合偏科生)
3. 忽视家校距离(每天3小时通勤会拖垮孩子)
三、不同类型家庭推荐
• 预算充足家庭:深国交(连续5年牛剑录取全国第一)
• 艺术特长生:万科梅沙艺术学院(可直接对接罗德岛设计学院)
• 港籍家庭:南山国王学校(提供DSE课程)
• 外企高管子女:蛇口国际学校(纯外籍,美式教育)
四、费用“躲坑”门道
除学费(年均18-30万)外,还要预留:
1. 校车费:6000-12000元/学期
2. 夏校费用:欧美项目5-8万/次
3. 竞赛培训:AMC等单科培训2万+/年
我强调一点:龙岗布吉片区的嘉联国际等3所学校,因师资流动性大,建议实地考察后再决定。有家长反馈,某网红国际小学的实际课程设置与宣传严重不符,选校时务必查看办学许可证和课程备案表。
深圳国际学校学费排行榜,最贵一年竟要36万?
TOP 5:蛇口国际学校(SIS)
学费区间:25万-28万/年
蛇口国际是老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,主要招收外籍家庭的孩子。学校走的是纯正美式教育路线,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。学费贵在外籍师资比例高,班级人数少(15人左右),而且课外活动特别“烧钱”——比如高尔夫、马术这类高端项目。不过家长反馈说,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确实到位,“钱花在刀刃上”。
TOP 4:南山国际学校(ISNS)
学费区间:26万-30万/年
IB课程体系的代表学校之一,中文名叫“南山中加”,但其实教学完全国际化。学校硬件设施是亮点:恒温泳池、剧院、科技实验室全配齐。有意思的是,这里很多家长是科技企业高管,孩子从小接触编程、机器人课程,学费里包含了大量前沿科技项目的投入成本。
TOP 3:哈罗国际学校
学费区间:28万-33万/年
顶着英国百年名校的光环,哈罗的“贵族气质”从学费就能看出来。学生要穿标志性的硬顶草帽和燕尾服校服,每周还有马术、击剑这类“英伦精英教育”必修课。不过家长圈里流传一句话:“哈罗的学费只是入场券,后续的游学、社交活动才是无底洞。”比如暑假去英国本部的交流项目,两周就要花掉近10万。
TOP 2: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
学费区间:30万-34万/年
被称为“学霸加工厂”的贝赛思,走的是学术高压路线。学生每天作业量堪比国内重点中学,AP课程通过率常年保持95%以上。高学费背后是顶级师资——不少老师来自美国常春藤名校,甚至自带科研项目资源。有家长调侃:“这里的孩子不是在图书馆,就是在去竞赛的路上,学费贵?就当提前交大学学费了!”
TOP 1: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
学费区间:32万-36万/年
拿下“最贵”头衔的曼彻斯通,直接把苏格兰百年名校搬到了深圳。全英式寄宿制,学生宿舍按哈利波特风格打造,连宿管老师都叫“学院院长”。最夸张的是课外项目:北极科考、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实践……这些动辄几十万的海外项目直接计入学费。不过也有家长觉得值:“普通家庭哪有机会让孩子15岁就去南极做科考?”
钱到底花哪儿了?
看完榜单,可能有人会问:“不就是上学吗?凭什么这么贵?”其实国际学校的成本大头在三个方面:
1. 人力成本:外籍教师年薪普遍在60万-100万,还要包住房、机票、子女教育津贴;
2. 硬件投入:很多学校游泳池、剧场标准堪比专业场馆,实验室设备甚至超过普通大学;
3. 隐形资源:比如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科研指导、联合国青年领袖培训这类独家合作项目。
选贵的还是选对的?
深圳家长圈里有个现象:有人咬牙把孩子送进最贵的学校,结果发现孩子不适应高压学习;也有人“降档”选择20万左右的学校,反而因为获得更多展示机会。比如福田某双语学校,虽然学费“只”要22万,但靠着机器人战队拿过国际大奖,今年毕业生里就有被麻省理工录取的。
说到底,学费不是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。就像一位二胎妈妈说的:“老大当年读30万的学校天天喊压力大,老二换了所20万的反而如鱼得水。关键得看孩子是不是那块料,不然再贵的学校也是遭罪。”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