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德瑞国际学校一年烧掉一辆车?国际小学/初中/高中课程真实测评》

跟几位家长聊天,十个有八个都在问德瑞国际学校值不值得选。作为在深圳做了8年国际教育咨询的老司机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这所传说中的"土豪学校",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的课程到底有啥门道。

一、先泼盆冷水:国际学校≠轻松教育

很多家长以为进了国际学校就是快乐教育,德瑞的小学部确实主打探究式学习,但三年级开始每周有固定语法训练和数学竞赛班。初中部更狠,八年级就要在IGCSE课程里同时学9门课,比公立学校还多2门选修课。去年有个家长跟我吐槽:"以为国际学校作业少,结果孩子每天背历史事件时间轴背到哭"。

二、课程设置藏着小心机

1. 小学部双语切换术

上午全英文授课,下午突然切换成中文数学课,很多孩子前两个月都在懵圈状态。但有个好处是六年级毕业时,英语能达到公立学校初二水平,数学还能跟上国内教材进度。

2. 初中部"混搭风"课程

除了常规的IGCSE,居然开了深圳独一份的"岭南文化探究课"。上个月他们学生还跑去佛山研究醒狮头制作,作业是用英文写非遗保护方案,这操作我是服的。

3. 高中部选课套路深

IB课程看似自由,其实有隐藏关卡:想申英国大学的要猛攻HL课程,瞄着美国前30的得搞个性化研究项目。去年有个学生用3D打印技术复原南头古城,愣是凭这个打动了康奈尔招生官。

三、学费背后的隐藏消费

先看官方报价:

小学部:22.8万/年

初中部:25.6万/年

高中部:28.4万/年

但实际开支要多准备30%!比如高中部的IB考试费单科就要1200,还有个冷知识:他们的校服是请香港设计师定制的,夏冬各4套就要6800。最坑的是课外活动,去剑桥暑期研学两周就要3.8万,抵得上普通家庭半年工资了。

四、这些家庭更适合选德瑞

1. 孩子有明确出国计划(特别是英国方向)

2. 能接受"中式严格+西式创新"的混合模式

3. 家庭年收入稳定在150万以上(毕竟要从小学读到高中)

上周遇到个家长很有意思,家里开工厂的年入500多万,对了却选了公立国际部。问原因就仨字:"怕攀比"。德瑞的家长群里确实常有人"不经意"晒游艇聚会,这点要想清楚能不能适应。

五、实地探校要盯紧三个细节

1. 食堂的菜品周转率(关系到食材新鲜度)

2. 图书馆的英文原版书更新频率

3. 实验室设备型号(比如化学实验室是不是用德国赛多利斯天平)

去年帮家长考察时,发现他们物理实验室居然有示波器编程套件,这在深圳国际学校里绝对算高配了。

德瑞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真题曝光!这些题型公立娃根本没见过

德瑞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真题曝光!这些题型公立娃根本没见过

一、英语考的不是“英语”,是思维?

公立学校英语卷子最爱考语法填空、完形填空,德瑞的英语题却像在考“脱口秀”。比如有道题给出一幅抽象艺术画,让学生用英文描述画面内容,再结合历史事件谈谈自己的理解。还有小组辩论环节,题目可能是“人工智能是否应该拥有公民权利”——这哪是考单词量,分明在逼着孩子调动知识储备、组织逻辑链条。

有家长吐槽:“我家娃背了三年新概念,看到这种题直接懵了。原来英语学得再好,没点独立思考也白搭。”

二、数学题像“脑筋急转弯”?

公立学校的数学卷子讲究步骤规范,答案唯一。德瑞的数学题却画风清奇:

例题

“某咖啡馆每天随机播放100首不同歌曲,小明连续3天听到同一首歌的概率是多少?请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明现实意义。”

这题表面考概率计算,实际在观察孩子能否把数学思维应用到生活场景,甚至要讨论“随机播放算法是否存在伪随机现象”。有数学老师点评:“公立校注重解题技巧,这里更看重数学建模能力和批判性思考。”

三、面试环节聊的都是日常?

最让公立家长意外的要数面试环节。考官不会问“你的优点缺点”,而是像朋友聊天:

“如果你家的宠物会说话,它最想对你爸妈说什么?”

“周末和同学爬山迷路了,但手机没信号,你会怎么做?”

“为什么你觉得《西游记》里的妖怪总想吃唐僧肉?”

这些看似随意的问题,其实在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、价值观和知识面。有参加过考试的孩子回忆:“就像在跟老师讲故事,根本感觉不到是在考试。”

四、家长该注意些啥?

1. 别死磕题海战术

国际学校的考题没有固定套路,突击刷题反而容易限制思维。平时多带孩子看纪录片、参加科学实验活动,培养跨学科联想能力。

2. 英语要“能用”不要“能背”

从机械背诵转向实际应用,比如用英语讨论新闻热点、写科幻小故事。某培训机构老师建议:“每天和孩子用英语吵次架,都比默写单词管用。”

3. 关注生活细节

比如逛超市时让孩子计算折扣优惠,旅游时聊聊当地风俗背后的历史渊源。国际学校特别看重孩子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。

一位把孩子送进德瑞的家长说:“以前觉得国际学校就是英语好就行,现在才知道,人家要的是会思考、有好奇心的‘真人’,不是答题机器。”

德瑞的考题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两种教育理念的差异。公立校注重夯实基础,国际校追求思维发散,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适合与否。那些喊着“没见过这种题”的家长,或许也该想想:未来十年,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标准答案,还是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?